海客隨筆:「師筆」與「師刀」│[梁厚甫]

前引啓功敎授的論書絕句,有「豈獨甘卑愛唐宋,半生師筆不師刀」一語。

甚麽叫做「師刀」?甚麽叫做「師筆」?原來這就是說,應該學帖(特別是學古人真跡或其影本)還是學碑的問題。

古人留至今日之碑,都是用刀來刻的。可以理想得到,當你寫完一個字的時候,叫人把字刻在石上。刻的字,一定與寫的字不同。

為甚麽呢?你寫的筆劃,本來是有波折的,但一經刀刻,刻匠用鎚來驅刀,便變成為一條直線。轉角的時候,刻匠用刀,也一定取消了你的圓滑之致。凡是低能的刻匠,會把你的字體來改變。

歐陽詢的《九成宮》,一般人雖視為帖而不視為碑,但是,《九成宮》的真跡已經沒有了,留下來的只有石刻。《九成宮》全帖,棱角甚厲,那都是刀鑿痕,有人對此沒有注意,一定要用筆來學刀,學到了,也一定失了寫字的原意。

近來歐陽詢所寫《千字文》真跡,業已面世。我們如果把《千字文》和《九成宮》來對照,就不禁啞然失笑,原來歐陽詢的字,與我們用筆所寫的字,本是一樣的,並不如《九成宮》那樣的劍拔弩張。

換一句話即是說,學《九成宮》不是學歐陽詢,而是學當時刻碑的石匠。

歐陽詢的《皇府君》碑,比之《九成宮》碑刻得好一黙,我們學《皇府君》碑,覺得比《九成宮》易學,因為《皇府君》碑,還有多少筆意也。

學用筆,千萬不要學碑。但是,不是說:碑完全無用。我們可以向碑來學結體。刀匠無論如何的把筆意來改變,但結體是改變不大的。

寫字,有時以古拙為好,因此,學碑的結體,比之學帖的結體為佳。

「師筆」與「師刀」這兩個名詞,是十分重要的。這可以說是替我們解決了臨碑還是臨帖的問題,亦即是解決了學漢魏還是學唐宋的問題。

一般來講,我們不必好高驚遠。近來古人真迹的影印本甚多,價錢也不貴,可以視為我們學書的寶庫。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