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寓零縑:造謠術│[梁厚甫]

在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法國有一位專欄作家,名叫塔布衣夫人,她是造謠術的鼻祖。最近,有人寫《塔布衣夫人傳》,綜合她的造謠技術,認為她每年必造謠一次,她每次造謠,約可在外滙市場上,得到三億至五億的法郞,約為她的稿費收入的七十倍。有史以來,論新聞記者收入之高,無人能出塔布衣夫人之右。她造謠的最大本事,第一是製造「謠言墊子」,第二是以闢謠來造謠。

不過,書中所引述的例,都是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法國以及歐洲的時事,一般不是硏究法國和歐洲歷史的人,說出來也不會明白。這裏,姑把香港人所熟知的一九九七年問題,作為例子,以作說明。

造謠的最高技術,莫如製造「謠言墊子」。例如,現在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已下令解散國會,這是製造「謠言墊子」最好的機會。製造甚麼的墊子呢?墊子是:認為英國保守黨的政策,反對一九九七年把香港九龍新界的主權交回中國,而英國工黨的政策,主張徹頭徹尾的把香港交回中國不附有任何的尾羓。

英國保守黨和工黨的政策是否如此,這是另外一個問題,但是,你作這樣的推測,兩黨都不會否認。說得多,讀者自然會得到了一個印象,認為工黨上場,無利於香港股市,而保守黨蟬聯,對香港股市有利了。

兩黨有一黨會執政,那是必然的。大選揭曉的時候,總預先放了墊子,你的造謠的目的便達到了。

這叫做「謠言墊子法」。在兩個可能發生的時事趨勢下邊,加上兩個墊子。某一個時事趨勢出現,自然不是你的造謠,但是,某一個時事趨勢出現的時候,人們會作某一種解釋,這是你造謠的目的之所在。

加墊子是造謠學上偸天換日的技巧。

造謠術的第二個技巧,就是以闢謠來造謠。以闢謠來造謠,本來是一個老方法,不但造謠的人會用,甚而各國總統與首相,也經常總統與首相造謠不叫做造謠,而叫做放試探汽球。放試探汽球,目的在看人們的反應如何。

例如美國的總統列根,兩個月前曾經說過,我不考慮廢除公司稅。這句話是放試探汽球。後來反對的人多,他怕了,不再提。

當福特做美國總統的時候,他是足球健將,通法律而不懂經濟,不少新聞記者利用他。有記者向他問道:總統先生,聽說你曾下令聯邦儲備基金會,提高利率。他說沒有。他的話一出,傳到市場內邊,股市便立刻上漲了(利息不高,股市便高)。

後來有人在市場上揚言,依照法律,聯邦儲備基金會有自主之權,不接受總統命令,福特沒有下令,那不是新聞,於是,股市就下跌了。

據說,在那一天,有人同時買入及賣出同樣的股票,等到股票上漲的時候,就把多頭的契約來結束,下跌的時候,就把空頭的契約來結束。這樣,入市的時候,波動不大,但出市的時候,兩邊都獲大利。

美國新興的學問甚多。不能否認,造謠術是美國新興學問之一。所謂造謠,並不是如我們心目中之所謂「吹牛」與「車大炮」,而是令到他人自然而然的起了一個錯覺。即是,人家誤信了謠言,吃了虧,而立心造謠的人,卻不必負責任,這才是上乘的造謠。

造謠術是由「心理作戰學」衍變出來的。造謠先從改變他人的心理與認識開始。中國古代也有造謠術,例如何時日蝕,是可以預知的。於是,就四處揚言,日蝕主對皇帝不利。皇帝的心理被改造了,當日蝕到來的時候,便慌做一團。這樣的造謠,是以皇帝為犧牲品。

皇帝是有生殺之權的,中國古代的人,敢向皇帝來造謠,就可以看到造謠之術,如何之巧妙了。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