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隨筆:新加坡中學生的華文│[梁厚甫]

我去過新加坡不少次,發現了新加坡中學的華文程度,遠比香港中學生的中文程度為高。新加坡華文敎員的敎學方法,遠比香港中文敎員的敎學方法為要得。

新加坡有得天獨厚的地方,新加坡政府有氣魄,強制規定以「普通話」為「華語」,因此,甚麽是一個字的正確讀法翻開字典,除了反切和同音字之外,還有拼音羅馬字母。為正為誤,一下子就可以解決。香港用粵音來敎學。香港雖有粵音字典,但不少用的是古音,而不是今音。語音問題發生古今大混戰,無所適從的是中小學生和電台的廣播員。

新加坡為雙語文國家,中文敎員多懂英語,甚而全懂英語。我在新加坡中學生的中文課本上,看到學生們用鉛筆勾劃那幾個宇是主語(SUBJECT),那幾個字是「謂語」(PREDICATE)。原來新加坡中文敎員用英文文法來講解中文,所以新加坡中學生寫中文,都十分穩健,縱或有欠詞藻,但讀者至少能會意。新加坡中文報紙上的文章,如果用英文文法來加以分析,都能合乎法度。他們對標點符號十分認真,一句便是一句,半句便是半句。校對也十分認真的。

我曾去過一家小學課室來傍聽。敎員在黑板上寫了八個字:春陰外出,忘記攜傘。敎員說:「這一句話並非不好,但不是太好。應該寫成為:在春天而又陰暗的時候,我到外邊去,(我)忘記攜傘。因為,我們是現代的人,應用現代人的寫法。「春陰外出,忘記攜傘』那句子,如果在春陰之旁加上一豎,變成為人名,那就大亂秩序。究竟誰人外出,誰人忘記攜傘,如果不加上我字或你字,也會引起誤會。」

新加坡的中文敎員都懂得,寫文章先要寫得通,寫得穩健。

所以中小學敎員經常向小學生講解文法,因為小學的基礎打得好,到了中學之後,便是通人。

新加坡沒有提倡重視華文運動:但新加坡中學生的華文,都在水準以上。新加坡中學的英文,不如香港,因為有「新加坡口音」作怪,這點,新加坡有應該改良的地方。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