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隼講樓:大灣區置業真的很困難?│梁隼

港鐵主席馬時亨早前叫在香港買不到樓的人到大灣區置業,每天乘高鐵到香港返工,此言論被評為離地和不切實際,因為交通費貴過住屋開支,其實識揀地方,無論在衣食住行各方面,在大灣區置業和定居,比起香港不但沒有下降之餘,還可以藉大灣區強勁置業需求而升值賺一筆。

香港人買大灣區樓,無需要到中山、惠州、江門,甚至肇慶等地入手,近近地深圳市都有大把選擇,只要花點時間到深圳一遊,現場看看大小樓盤,或者會目瞪口呆起來,原來深圳置業並不是想像中的難。有人會問,有限購令喎!限購令是存在,但香港居民確是可以買一個住宅單位的。

深圳這麼大,可以怎樣揀?要揀就要有成熟配套,又可以上車,最好不要離香港高鐵站周邊太遠的地區。有人會問,深圳樓升了很多喎!升了很多仍然比香港樓便宜三分之二,例如在香港人十分熟悉的福田區,二手市場的樓價大約七至八千元/呎(內地房是以建築面積計),香港這個價錢只可以考慮天水圍、青龍頭等地方,不過目前情況,業主普遍心雄,有錢也未必買到合心意的單位。但在深圳福田區內,既可以買到商業中心CBD附近的住宅物業,可選擇的樓盤也有很多,買錯樓的機會就低很多。

買了深圳樓,就可以考慮到內地居住,交通費又如何?其實很多香港人已在深圳居住、香港返工,坐幾個站深圳地鐵就到福田口岸站,再過關到落馬州站坐港鐵到港九新界,到高鐵通車後,更可以在福田站坐高鐵直達西九龍,車程只需14分鐘,到中環只需17分鐘,每天只是花多HK$160元車資。

但深圳的消費和開支比香港低,例如物業管理費就比香港平很多,一般來說每呎大約0.5港幣,比起香港每呎3-5元實在相差太遠,拉上補下計整體開支應不會相差太多。

再談物業升值預期,深圳樓價樓價比香港平三分之二,又有龐大的剛性需求支持,因為市內的土地接近用盡,只靠重建城中村提供土地,所以升值潛力一定比香港樓高,按揭方面,無論高中低檔的住宅,都可以向銀行借6至7成按揭買樓,而最重要是借貸利率以人民幣利率計算,不受美國加息所影響。

所以無論有沒有能力在香港置業,都不妨踏前一步,到深圳福田走一轉,說不定在吃喝玩樂之餘,還可找到匹配的樓盤,作為给你自己今年的大豐收之行。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