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隼講樓:富戶遷入為樓價增值│梁隼

近有業內人士發表報告,指出2012-2017年間,油尖旺、元朗、離島、西貢及葵青,家庭入息中位數增長頗高,幅度介35.7-40.0%,意味著全區的購買力也有所提高,支撐樓價增值。
社會學有一個名詞描述這個現象,叫士紳化(Gentrification),指一個舊社區從原本聚集低收入人士,到重建後地價及租金上升,引致較高收入人士遷入,並取代原有低收入者。大家可以從這幾個區看到,油尖旺、元朗、東涌、將軍澳等,都是因為多新屋苑落成而引致。
但葵青區極少新供應,就更加反映了士紳化的現象,就是舊有的居民遷出後,新遷入的家庭收入更高。以前葵青區樓價低企時,是典型的上車區域,可是由於葵涌接近九龍市區,而青衣則有東涌線和機場快線開通(可以辦理登機手續),吸引了一些較高收入家庭遷入,而舊有賣了樓的人,可能會遷移到其他區份,所以說這是最典型的士紳化,就是連新建的住宅都不需要,富裕家庭代替了原有的居民。
香港存在一些人反對這種社區上的提升,比如反領展運動,聲討為了提升社區的價值,將原區及住民的日常生活大肆改頭換面,將原來平民的臨街老店、茶餐廳、茶樓、小商戶趕退。但是大家可以看到,這種改頭換面的情況並沒有存葵青區發生,特別是上葵涌基本上市容沒有多大改變,但是區內的工廠變成工貿用途,工作人員的收入提升,就近居住就自自然然提升了樓價。
可能大家會認為:那不是和產業轉型為地價增值一樣嗎?大有分別,因為富戶的遷入是結果,產業轉型是原因,港島大坑以前是舊樓群,後來由於富戶遷才逐步轉型,樓價上升不特止,連地舖的租金也因為居民消費增加而上升,所以留意富裕家庭的人流走向,可以預期到地區上樓價的表現。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