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同的原因。
香港的軌道交通,有不同的製式,不一定可以相通的:港島北電車丶地鐵系統(直流電)丶前九鐵系統(交流電)丶屯門元朗輕鐵丶南港島線中型鐵路。未來,沙中線將會一分為二,大圍至紅磡段歸西鐵,紅磡至金鐘歸東鐵,形成南北,東西兩條線路,所以不用另設車廠。

港島線西邊延長為南港島線西段
港島線是地鐵系統,和南港島線的中型鐵路系統並不相通,所以南港島線的東段和西段可以合一(注意車廠在黃竹坑站),但港島線不能延長為南港島線西段。

南北線南延為南港島線東段
同理金鐘站的港島線和南港島線東段是兩條獨立的軌道,因為南北線是原東鐵線,連用電的製式都不一樣。
將軍澳線北邊往西延長走東九龍線線位
今次的原因有點不同,筆者以前曾為文講過:
政府公佈《鐵路發展策略2014》:除了明言廢了幾個方案之外,還有一條從來未出現過的「東九龍線」,但有趣的是,該條鐵路既不是駁埋將軍澳線,又不是駁埋觀塘線,那麽車廠可以起在那兒呢?
本來沙中線的車廠是設在鑽石山站對面,但由於要爭取更多土地應用,就把紅磡站旁的貨場用來做沙中線的車廠。那麽,無理由走回頭路,又將原本用來建屋的大磡村用來起東九龍線的車廠吧?
另一個可能性,就是將東九龍線建成將軍澳的延線,即由寶琳站起伸延,共用康城的車廠,問題是寶琳站有沒有位置做延線呢?剛好寶林邨的寶檢樓就擋在前面,然後再要經過兩間學校,再過寶翠公園就可以入山,但要移除中電寶林電力支站。
當年興建西鐵時,就拆卸了屯門新發邨,兩座荃灣的工廈,以及一座房委會的工廈,所謂「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只是西鐵有一連串的地產項目,東九龍線則個個站都是公屋,寶達丶秀茂坪丶順天丶彩雲,變曬做鐵路上蓋公屋了!
那麽東九龍線可否獨立成線呢?最終都要解決車廠的問題,難道要在山入面鐅一個大型岩洞的車廠出來?
順帶一提,將軍澳的寶琳站(正名是寶琳,寶「林」邨是房署一貫的同音命名法)和黃埔站一樣,只有一邊的月台,已經封死了做延線的可能性。
另外,【明報】做了一幅好圖,就是東九龍線各站的主水平基準(即海拔高度),由起點的鑽石山站15米,爬升到最高的寶達站130米,然後在短距離要下降到終點寶琳站的11米,真的是越礦飛車。

這條鐵路真逗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