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隨筆:讀錯字的問題│[梁厚甫]

近來有人投函香港的報紙,說電視和電台的報吿員,有時讀錯字。讀錯字又叫做「讀破字膽」。首先,外國電台報吿員讀錯字的事情,很少發現,甚而簡直沒有。這要歸功於電台的管理制度。

以新聞報吿為例,外國是經過三重手續的。第一步是新聞編輯,新聞編輯管兩件事情。第一是如何的選定新聞,第二件是決定新聞的下要性以及報吿的先後。第二步是講稿撰寫員。撰寫員的責任亦有二,一是如何把意念用最簡潔和最通行的詞語說出來。二是外國的人名地名,要用原音讀出來的,就把原音注在後邊,同時錄在錄音帶上,把原音錄上,讓報吿員先行學習。報吿員的責任,只是照原稿來宣讀,同時要注意化裝和自己的衣着,務令觀眾順眼。

香港電視台之報吿新聞,似乎並未經過這三種手續,而司儀員亦以臨時爆肚的為多,因此,讓錯字的事情,勢所難免。

其次,縱使有讀錯字的事情發生,聽眾也應該加以諒解。這是由於中國文字讀音方法,事實上迄今還未統於一尊。

愈是讀過音韻學和發音學的人,愈不敢笑人家讀錯字。中國是語音並不統一的國家,在今天如此,在古代也是如此。任何一個字,實際都有幾種讀法。例如音韻字的韻字,一般人都讀成「渾」音,如果有人讀成「員」音,有沒有錯呢?沒有的,中國古代有一些地區,不讀成「音渾」而讀成「音員」,現在普通話也是如此。

笑人家讀錯字,並沒有任何的效果,只是掀起肚皮吿訴人家,自己並無學問。

笑人讀錯音,與笑人寫别字,同樣的無聊。人們如果讀過古本的水滸傳與紅樓夢,就會發覺,古人也經常寫别字。一字多音以及别字連篇,是中國文字的瑕疵,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只能立下決心,去改良中國文字,絕不能以自己的一知半解去笑人。

笑人寫别字與笑人讀錯字,是三家村老學究的自炫行動,其實可笑的往往是三家村老學究自己。今天要硏治的學問正多,何必在牛角尖內邊來打轉?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