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分析(10):買股要H股全股通│梁隼

v2-d914095d3333bf3cd927e7c047e77583_r.jpg

中國證監會於2017年12月29日收市後公佈落實H股全股通試點計劃,首階段會有最多3間公司成為試點企業,之後就以“成熟一家、推出一家”的方式推進。中證監沒有公佈那些公司會成為試點企業,只表示參與試點企業股份市值不低於10億港元,股權結構相對簡單,並符合創新綠色、共用等發展概念、支持“一帶一路”等戰略。

如何受惠是項政策,可以從短線角度和長線角度去分析。先了解一下何謂H股全流通,簡單來說,國內公司的股票分為“國有股”和“法人股”和“個人股”。國有股和法人股可以歸類為“內資股”不能透過股票市場交易,只有個人股可以在股票市場上交易。

H股全流通後,該些內資股就可以透過發行H股,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並自由買賣,現時H股之中,只有建設銀行( 0939.HK)是全流通的。

另外國內的公司可以同時在香港和上海或深圳上市,雖然是同一間公司,因應不同市場的需求和市場因素,公司在兩地股票市場的股價可以不同,這個現象又稱為AH差價,現時同時發行A股及H股上市的國內公司中,只有海螺水泥( 0914.HK)有些微溢價,其餘都是A股的價格(計及匯率因素)比H股高。最誇張的是洛陽玻璃( 1108.HK),H股的價格與A股有83%的折讓。

了解過以上簡介之後,就可以分析如果從H股全流通中選對的股票投資獲利。首先最受惠一定是港交所( 0388.HK),因為全流通可以吸引公司透過發行H股實現全流通,為內資股提供出路,傳聞整個H股市場如能實現完全全流通,H股的市值可達2.5萬億港元,想像一下只要有1/10的股票能夠在市場上交易,每天都可以帶來2500億的成交額,是現時成交量的一倍。港交所的收入就可望水漲船高。

另外就是符合H股全流通的公司,尤其相對A股有折讓的公司。原理是作為管理層,突然有機會把內資股套現,就必定以最好價錢作為目標,既然A股市場有一個參考價,就自然想在能夠套現的市場追到目標價,簡單來說就是藉拉近AH差價去製造利潤空間。

如果想分散投資,就乾脆投資國企指數相關股票,如國指ETF( 2828.HK),因為市場焦點會重新註視在國指上,加上國指過去是跑輸恆指,是時候追落後,如動力足夠的話說不定可以後來居上。

 

來源:https://zhuanlan.zhihu.com/p/32617851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