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寓零縑:食物進步的兩個方向│[梁厚甫]

人類是天天進步的。食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亊情,因而食的式樣與方法,也一天一天的進步。

食的進步,有兩個方向。一個方向是趨於精美,一個方向是趨於快速以及能符合於營養的需要。

這兩個方向,都有政治的烙印的。精美是為資本主義國家以及還有封建遺風的國家來服務的。

由於這些國家有的是貴族與富豪,當然精美的食品,有其銷路。反之,快速的食的方法,是為社會主義國家來服務的。

社會主義雖有殊於平均主義,但社會主義國家,不鼓勵人們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差距,因而,社會主義國家,就偏向於快速而又能符合營養的食品。

近年在美國,我憑上開的原則,而衡量我之所見,我感到有點啼笑皆非。

首先,年前大陸有廚師來美國表演,每客的席金是一百美元,—家酒館的老闆,請我去吃,坐在我的旁邊的,是加州大學的約翰遜敎授。開筵以後,侍者送來一盤雪花雞。製法是在雞件的上邊,蓋上了蛋白,有如冰天雪地,蛋白的中央,用杯子盛着了乾冰,乾冰蒸發的時候有如,一個火車頭。的確是很美,吃來也屬不錯。這時我問約翰通敎授的意見,他說:「很好也很不好。」問他何故?他說:要等吃完之後廚師出來謝客的時候,看他怎樣答我的問題,才能決定。如果他說,中國人不大吃這樣的東西,這樣東西,是為着拿美國人的外匯的,那就很好。如果說,中國有人也經常這樣吃,那就很不好了。

約翰遜敎授心中想甚麼,我是知道的。

他是衡量產業的進程與生活程度的進程問題,也是衡量社會主義制度與發展食物的方向的問題。

那天晚上,我因事先走,後來鬧成怎麼樣,我不知道。但是,我覺得,大陸的人們,在外國人前邊,表演過時的封建生活方式,如果事先沒有準備好,那是很容易出洋相的。

反觀美國,美國雖然是資本主義國家,但有錢人與窮人吃到肚內的東西,相距也不很遠。

記得幾年之前,我在纽約麥廸臣大街一家藥房內邊吃午飯,我吃的是漢堡包。外邊來了一個老者,老者穿得異常樸素。進來坐在我的旁邊,和我搭訓,談起這一家藥房的食品,他說:這藥房的熱狗很好,但是不便宜,漢堡包也不錯,但我懷疑他們把馬肉夾在內邊。最後,他還是要了一隻熱狗。

這樣的美國人,本來多的是,原無可述的地方。其叫我不能不大吃一驚的,就是,當我們談得入港,互換名片的時候,我才發現他是哈里曼銀公司的總裁,除了是一位億萬富翁之外也是美國有數的國際金融權威。

許多從電影上來求認識美國的人,總以為,美國的億萬富豪,一定是居頤氣,養頤體。事實上,這樣的想像,是完全錯了。

我曾去過美國第一二流的富豪的家中作客。他們的家中,雖然有廚師,有僕人,有飯廳,也有純銀的刀叉,但是,早午晚三餐,所吃的與一般人沒有多大的分别。

如果有分别,就是早餐的雞蛋,大了一點,吃魚先由廚師去了骨,如是而已。

由此,就可以肯定一件事情,美國的富人,儘管他們聚積了如山如陵的財富,但他們沒有把他們的財富變成為口腹之欲。中國人之聚積財富,不及美國人,但中國人對於享受的要求,往往高出於美國人千萬倍。

不但在食的方面是如此,在衣的方面也是如此。美國人,除了以電影電視為職業的以外,平均每人衣橱中所有的整套衣服,不會超過三套,中國人卻反是。

中國人衣橱中所有的西裝,平均是六套,多一倍。

超過六套的,自然比比皆是。

由此,滑稽的現象是:中國人重視消費,多於重視生產,而外國則重視生產,有時卻忘記了消費。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