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人,畢竟是幸福的。中國人呱呱墮地之後,稍為長大,知道世間有所謂姓氏這一樣的東西。
中國人的姓氏,大抵都沒有意義的。例如姓王或者姓張,隨便的再放上一兩個字,就是姓名,四平八穩。
外國人就不同,外國人生來,碰到父親有一個奇形怪狀的姓,甚而是豈有此理之姓,那就麻煩了。
我有一個朋友,他的姓,是TOILETSON,譯言之就是「屎坑仔」。父姓「屎坑仔」,自己就是屎坑孫。天生如此,有甚麽的辦法呢?
最近還在報上看到一個姓,叫做MADMAN,譯言之就是顚人。父是顚人,自己只好做顚人了。
幸而在美國遇到陌生人,自我介紹,都是說出自己的首名,而不會說出自己的姓的。首名不外是約翰保羅之屬,太過庸俗是事實,但不會令到人家忍俊不禁,如果把自己的姓說出來,引起哄堂大笑,那不是奇怪的事。
美國人之所以會有豈有此理的姓名,由於美國人不少是從歐洲移來的。好些字,在美國是不堪入耳的,但在歐洲,不一定是不堪入耳。例如上開所舉的「屎坑仔」,屎坑的原文TOILET,亦有化粧品的意義。也許在當年的歐洲,一個出賣女人化粧品人,携同兒子進入女人香閨,女人把小孩子叫做「賣化粧品人的兒子」,因而成為一個姓,年湮代遠,便變成為笑話了。
中國人不會受姓氏的困擾,這是從一般來講的,但並不是完全不會受困擾,例如姓莫的人,就不無問題。我有一個朋友,叫做莫延年,他時時都想改名。他說,單舉名而不舉姓,延年兩字是好的,但與姓連在一起,成為莫延年,便有問題了。我向他建議,改名為莫與京,他有沒有採納,我不知道,因為我許久沒有見他了。
姓,以仄聲的為最好,讀來有雄偉之感。近人有谷正綱、谷正倫兄弟,給人印象深刻,無他,因為谷字是仄聲而已。
可惜,中國人之姓,以平聲為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