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美國作家,本來是一個窮光蛋,但寫了一本書,突然大紅大紫起來。
不知道內幕的人,會對這些暢銷書的作家,致以無限的敬慕,其實,這些作家,也不過是根據造謠三原則來寫書而已。
一個知名的人物死去,就會有不少人轉他的念頭。舉例說,前總統尼克遜是水門事件的主角,目前已有不少人寫水門事件的書,而發了小財。但這些發小財的人,都是水門事件的關係者,如果不是關係者,就不能寫書。即使寫書,也不能沒有顧忌,因為尼克遜還是活生生的人,如果超越了範圍,變成為誹謗,是有可能的。
假定說,尼克遜死去了,將來必然有不少關於水門事件的書出版,而未來出版的書,對水門事件的叙述,必然比之現在已上市者,好看得多。
何以好看,因為可以肆意造謠,而不必負責任也。
美國的文化界有一個怪現狀,有人專門去看報紙上邊的訃聞,來找寫作的材料。也有人專門在舊照片內邊,來找材料。
有過一次,有人想憑一張照片去造已故的紐約名富孀凡登堡夫人之謠。照片是凡登堡夫人站在紐約名旅店華道夫大廈的門前,而站在她傍邊的是一個印度人。由於照片的角度的關係,看來兩人十分親切。
但是事實上兩人都在酒店門外等汽車,各不相識。
憑作家的幻想,寫成了一本《凡登堡夫人羅曼史》,送到書商那邊,書商也認為將會成為暢銷書。
但原稿交到編輯部審查的時候,編輯部內邊有一個小校對,是印度人,他認出這一個印度人,依然健在,而且在印度大使館內邊當三等秘書。
一經揭穿,這本書當然無法出版,而作家只好再潦倒下去。
在美國內邊,做知名人物,不是好事情,兩腳一伸之後,身後的臭名,可以叫自己在地下翻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