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厚甫文選:小事情,大意義│[梁厚甫]

基辛格國務卿曾在經過奧地利薩爾斯堡的時候,接見記者,大發脾氣,認為自己雖曾吿訴白宮一些獲知國家安全會議的機密的人員的名單,但自己並沒有建議偷聽他們的電話。如果此事不獲澄清,他將掛冠而去。後來尼克遜總統卒於去函參院外委會主席富布賴特,承認電話是由他下令偷聽的。此事雖像是明日黃花,但就此事所包含的意義來講,卻是新鮮熱辣得可以。

基辛格這一次發脾氣,實際只能是下開兩個理由中的一個理由:

(一)自己把參與機密的屬員的名單開出來,自己又建議把他們的電話來偷聽,那等於在哈佛大學內邊以對付「出貓」的學生的手段來對付自己的下屬。如果是這樣,基辛格之一生,是不可能再有朋友的。

(二)白宮方面只想知道參與機密之屬員為誰,而沒有吿訴基辛格獲到名單以後,將採取甚麼的步驟,基辛格老老實實的把名單開出來,而電話卻被偷聽。那末從事件的經過來講,甚而基辛格自己的電話也被偷聽,不無可能。

看來,只有由於第二個可能,才值得發這樣大的脾氣。

近六年美國的歷史,實際是進行著一個「大論爭」的歷史。論爭就是論爭對蘇聯的政策。尼克遜總統就位以還,手上的問題,是越南戰爭。從尼克遜總統的著作來看,越南戰爭是對蘇聯的影子戰爭,非到蘇聯受挫折以後,美國不能得到「正義的和平」,基辛格的看法卻不是這樣,認為越南問題可以局部解決。在各行其是的時候,當中出現一個出兵高棉問題。關於出兵高棉問題,基辛格始終沒有承認過他事前預聞。

尼克遜總統曾經感嘆過美國是一個「分裂的國家」。所謂分裂的國家,實際有兩個涵義,其一是靑年學生反對越戰,其二是美國高層人士有人認為越南戰爭是美蘇的影子戰爭,有人認為不是。越南戰爭卒於「解決」了,合理的辦法應該是潛伏了,因而美國靑年人也略見柔順,但美國高層人士的大論爭,還沒有停止過,見之於限制戰略武器談判之成敗問題,見之於蘇聯對待猶太人之出境問題,見之於美國國防預算之多真問題,我們如果放遠一黙眼光來看,甚而水門公寓事件,也與這一個大論爭有其關連的。

下一步將是如何不可知,但是美國微妙的政情,是值得注意的。

(原載1974年8月一日香港《明報》)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