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建築(10):把香港的山挖去填海,給新地產項目造地是否有可行性?│脫苦海

編者的話地產投資香港 中國國際通識 烹飪生活玄學 │

 

https://zhuanlan.zhihu.com/p/31005915

v2-8c95e8e9ce7d6a7981db22d581d078dc_r.jpg

一向都有這樣做。

安達臣道發展計劃是香港政府於觀塘區安達臣道西側大上託山腰下方所推行的大型房屋土地平整項目,涉及約20公頃的建築地台。基本工程於2008年1月31日展開,於2011年至2013年分階段完成;相關基礎建設工程則於2015年年中完成。其中6公頃土地已經交予房屋署投資逾26億港元用以興建公共屋邨。整個計劃由房屋署總建築師設計,共興建22幢公屋(包括南面的安達邨11幢及北面的安泰邨11幢,當中安達邨兩幢樓高更達45層)、政府樓宇、社區設施(包括學校及公園等)等等[1],合共提供16,100個單位。安達邨已於2016年中全部落成,並已入夥;安泰邨於2017年8月開始有樓宇落成併入夥,預計於2018年將全數落成併入夥。

至於私人參與的大型填海計劃,有沙田第一城,原址為圓洲角一帶的沙田海海面。1979年,香港政府為發展沙田新市鎮,計劃於該處進行逾600多萬平方呎的填海工程,最終以由恆基兆業牽頭,新世界發展、新鴻基地產及長江實業等四間華資地產商組成的聯營公司“百得置業”以2,000萬港元投得工程。填海完成後,其中約七成土地交還政府發展公屋及社區設施,其餘約250萬平方呎則發展為私人住宅項目,並於1981年至1987年分階段落成及入夥。由於該處為沙田市第一號地段,故項目被命名為“沙田第一城”。

還有,由李嘉誠牽頭的天水圍發展計劃:天水圍原本是元朗市西北部一大片魚塘(基圍),如南生圍一樣。七八十年代有村民在天水圍東部的塘邊架起木屋居住,建立以天水圍為名的一條圍村(今天晴邨一帶)。1980年代初,香港政府有意為發展新市鎮以配合人口的增加。1982年香港政府和長江實業達成協議,香港政府宣布收購天水圍的全部土地,並改由政府發展天水圍新市鎮。1980年代末,政府展開了天水圍新市鎮的發展,周邊的魚塘被填平並發展成為以住宅為主的新社區。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