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工程(26):濟南建設小清河出海港│脫苦海

 

完工後,黃河可以通行到海,大大改善山東省的商品運輸情況。

濟南小清河復航工程獲批3年後可直通入海

2017年07月30日,山東省交通運輸廳港航局傳出,小清河復航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獲得山東省發改委正式批复,小清河復航工程將進入全面建設階段。據悉,項目工期3年,2020年小清河全面復航後,以大宗幹散貨運輸為主,順著小清河由濟南直接入海。

小清河是交通運輸部和省政府聯合批复的我省內河航道「一縱三橫」佈局規劃的重要「一橫」,也是目前我省唯一可實現海河聯運的河流。自2011年以來,交通運輸廳港航局連續開展了多年研究論證工作。2016年7月26日,小清河復航工程座談會在濟南舉行。會議確定小清河復航採取「統一規劃丶分段立項丶同步實施」的模式進行建設,力爭2017年底開工,「十三五」末實現全面復航。省發改委正式批復立項後,小清河復航工程將進入全面建設階段。

小清河復航起點為濟南市荷花路跨小清河橋下200米處,途經濟南丶濱州丶淄博丶東營丶濰坊五市,重點為濰坊港西港區羊口作業區;建設Ⅲ級限制性航道169.2千米,新建丶改建通航建築物4座,改建跨河橋樑36座,項目估算總投資127.07億元,項目工期3年。

負責小清河復航項目前期規劃的山東省交通規劃設計院副總工程師丁七成介紹,小清河復航後將實現千噸級船舶海河聯運,成為溝通「藍黃」兩區及省會都市圈的海河直達運輸通道。單船運輸最大可運送1,500噸,船隊可運輸7,000多噸,相當於兩列火車的運量。未來鐵礦石丶鋁礬土丶糧食等大宗物資將通過海河聯運實現無縫對接。

小清河濟南段復航起點為濟南市荷花路跨小清河橋下,終點為濟南市章丘區與濱州鄒平界五龍堂橋下,濟南段航道長度23.57公里,將改建8座橋樑。

濟南段要建濟南港。濟南港為規劃新建港口,位於小清河航道沿岸。濟南港規劃建設主城港區和章丘港區2個港區,形成「一港二港區」的總體發展格局,主港區為濟南港的核心港區,章丘港區為濟南港的重要港區,規劃生產性泊位總數30個,形成港口總通過能力2000噸。

丁七成說,小清河通航後,除了貨運船舶,遊船也可以走貨運航道,以後濟南人出行還可以走水路。

Ⅲ級航道可實現千噸船舶由河入海

濟南段要建設的Ⅲ級限制性航道底寬45米,水深大於等於3.8米,航道土方開挖1029.77萬立方米,改建橋樑8座,其中,國省道公路橋1座丶農村公路橋7座,橋樑通航淨寬大於等於60米,通航淨高大於等於7米,改建跨丶臨河建築物若干。同時,增設航標丶標誌標牌等助航標誌。Ⅲ級航道可實現千噸級船舶由河入海。河道原有5個老港口將全部廢棄。該工程投資估算總金額為170403.38萬。

小清河復航工程已列入交通運輸部「十三五」計劃,按規劃復航工程力爭2017年底開工,「十三五」末(2020年)實現全面復航。也就是說,等小清河全線復航,淄博丶濱州丶東營丶濰坊也能一船直達!而且,河道的拓寬加深,對防洪丶生態丶環保丶灌溉都有好處,小清河的生態環境將大大改善。

緩解濟青高速壓力

「小清河復航對於加強內河建設,加強環境保護,緩解公路丶鐵路運輸壓力,具有戰略性意義,是濟南及周邊地區直接通向海洋的對外開放通道。」省港航局相關負責人説,雖然小清河是按照Ⅲ級航道(可通1000噸級船舶)建設,但在實際中可實現1800噸級船舶通行。據相關專家估算,小清河通航後,沿河五大港口到2030年可以達到4020萬噸的吞吐量。

山東內河航運不發達,大量貨物通過公路運輸,而這造成了濟青高速北線擁堵。小清河復航後,濟青北線的通行壓力將大大降低。

根據山東省人民政府於2012年批复的《山東省內河航道與港口佈局規劃》,小清河航道也是山東省內河地區性重要航道,是山東省內河航道「一縱三橫」總體佈局中的「一橫」。據悉,小清河復航起點為濟南市荷花路跨小清河橋下200米處,途經濟南丶濱州丶淄博丶東營丶濰坊五市,終點為濰坊港西港區羊口作業區。建設Ⅲ級限制性航道169.2千米,新建丶改建通航建築物4座,改建跨河橋樑36座,以及其它水利丶管道丶纜線丶數字化航道丶導助航等配套設施,項目估算總投資127.07億元,項目工期3年,2020年有望實現全線復航。

耗能是公路1/7 

「小清河復航有可觀的市場需求,復航後可充分發揮海河直達的水運優勢,大大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極大地促進沿線地市社會經濟發展。 」省港行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小清河沿線企業眾多,僅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就有20餘家,行業涉及鋼鐵丶鋁業丶造紙丶紡織丶糧油等,生産所需的金屬礦石丶原鹽丶煤炭丶糧食丶紙漿等原材料80%以上依賴進口,目前主要從龍口丶煙台丶青島等港口通過公路或鐵路轉運至企業,物流成本高。

相比公路丶鐵路運輸,內河航運雖然比公路慢,但是運量大丶能耗低丶運價便宜。從能耗方面考慮,運輸單位重量貨物,航運和鐵路丶公路所消耗的能源比為1:3:7。

不會影響水質

據了解,在解決自身污染方面,復航後的小清河運輸將全部採用標準化的LNG燃料船舶,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和水質污染。生活垃圾丶污水等全部上岸處理。

「即使使用普通燃油,內河船舶每噸公里CO2排放量也僅為汽車的1/6,按年運量4,000萬噸計算,小清河航運每年可減少CO2排放量1.46萬噸。整個運輸丶裝卸過程對小清河水質幾乎不産生污染。」省港行局相關負責人説。

據介紹,小清河復航工程是綜合治理工程,可以改善沿線生態,對於防洪丶生態丶環保丶灌溉等都有益處。河道加寬後,在不久的將來游船也可以走貨運航道,將更方便濟南市民的遊玩出行,可以坐船直達章丘,濟南人的出行又多了一種選擇,帶動旅遊業的發展。

見證濟南900年,小清河曾是黃金水道

研究小清河30多年的市民路延捷介紹,小清河曾是黃金水道。據悉,小清河於1137年由南宋濟南太守劉豫開挖通航,主要是為了運輸海鹽,因此小清河又有「小鹽河」丶「鹽運河」之俗稱,至今已有近900年的歷史。

路延捷說,以前小清河上有很多船,岸邊還有拉縴的,清水白帆是不少老濟南對小清河的印像。後來由於人口和用水量增加,小清河水源不足,1997年停航。2012年4月29日,小清河遊船正式對遊人開放,擱淺十幾年後,小清河上的船再次起航,打起旅遊牌。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