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南水北調的東線和中線已經啟動,寶貴的可飲用水從濕潤的南方調到乾旱的北方,而西線的規劃仍然在進行中,國家對於優化全國的用水噹然不會停步,遠期的規劃是希望把西藏的水調到新疆的沙漠,而前期工程已經在去年啟動,就是「滇中引水工程」。

滇就是雲南的簡稱,雖然雲南是較為濕潤的地方,但是水資源的分佈並不均勻,所以就要把金沙江的河水調到中部,受水區包括麗江丶大理丶楚雄丶昆明丶玉溪丶紅河6個州市的30個縣區。其中最重要的部份是一項用於1,000公里引水隧洞工程的技術,只要在技術上可行,從西藏引水入新疆就可能成為現實。

現時全國最長的引水隧洞在遼寧大伙房輸水配套工程,全長85公里,已啟用8年。而全球最長供水隧道在美國紐約州,長137公里。滇中引水工程輸水總幹渠線路超過660公里,隧洞寬度足夠同時容納兩列高鐵列車,是跨流域引水工程的重大考驗。

滇中引水工程將成為新技術的試驗田,未來將會引用在大西線調水工程中,將西藏雅魯藏布江的水引入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形成沃野千里,可以多養活約一億人的綠洲。

2017年3月,全國人大代表丶中國工程院院士丶中鐵隧道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王夢恕就已向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提交了《關於深入開展大西線調水工程論證並儘快實施第一期工程的建議》,第一期工程從雅魯藏布江乾流調水至新疆南部,主要調取汛期洪水,以避免對已建的水電站發電丶下游用水和流域生態環境造成明顯影響。工程的特點是工程技術可行丶生態環境影響小丶運行維護成本較低。而採用隧洞輸水方式,水量蒸發損失小,水質安全有充分保障。
在此希望國家能早日落實工程方案,令廣大的群眾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
原圖: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