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去的冬季,內地爆發大面積的「氣荒」,天然氣的供應不足以應付需求,在環保要求之下,天然氣作為清潔能源發電和燃氣的應用日益普及。中國要從外地進口天然氣,但同時中國在東海和南海均有巨型的天然氣田,可是位於海底的天然氣又怎樣運到陸地呢?除了用LPG船之下,亦可以用海底管線。
2018年2月中國自主鋪設的大型天然氣管竣工,揭開中國海洋石油作業的奮鬥歷程。號稱「海底神龍」,長達195公里的海底管線,氣源在南海東方13-2氣田海域,投產後可為廣東丶海南丶香港等地提供長期穩定的能源保障,但是要解決怎樣將開出的天然氣帶回陸地呢?
海底管線是海上油氣田連續輸送大量油氣最快捷丶最安全和經濟可靠的運輸方式。就是要鋪設海底管道,但是工程難度非常大,特別是長距離海底管道,管道的材料要對抗海水的腐蝕性,一根海管重達12噸,受力不少於160噸,接近船舶正常工作的上限。
要完成這個艱鉅任務,就要由中國第一艘深水起重舖管船「海洋石油201」協作鋪設。說到這艘深海神器,2012年投用至今,27次刷新海管鋪設紀錄,包括:每日舖管速度最快突破6公里丶鋪設深度最深達到1,409米丶世界上第一艘具3,000米級深水舖管能力丶4,000噸級重型起重能力丶全電力推進動力定位及自航等,多項世界最尖端的裝備技術。
原圖: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