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pm 大Seiyu──地產商鯨吞百貨公司(2005-06-02)

2005年6月2日今天《經濟日報》在同一張報紙上出了兩個專題:新地收購西田、apm推廣策略。表面上係同一間公司的兩件事,其實是顯示了商場管理的新趨勢。

apm的商舖組合,部份是首次來港開業的,是由該公司商場推廣部發信到外國名牌零售商邀請來港開業,因此才有一些別具特色的店舖。人家點解要個個商場都唔去開業,係都要去apm呢?租金可能係一個考慮,營業時間可能係另一個考慮,但最重要的考慮是概念(concept),一個潮流的商場,就要有潮流的商舖組合(portfolio),同埋潮流的推廣活動(promotion)。同期開幕的另一個發展商的商場朗豪坊,地點更好,面積更大,名店可能更多,為甚麼聲勢反而不及?

商業上,貴野有人買,平野有人買,新野有人買,舊野有人買,最重要的是找到一個定位(market position),但最佳的定位係獨特性(uniqueness),企圖將太古廣場搬去旺角,或者將新城市廣場搬去觀塘,唔係唔得,亦有可能成功,但總不及一個全新的地方,全新的概念。

香港大把聲稱潮流商場,無論客路、產品也接近,要跑出來就要比別人更有特色。先宣傳,後招租,是一般商場的做法,但如果在商場入伙前,已經制定商場的市場定位,再由定位出發,預先找租客,再以商場的整體活動招徠,便可以將被動的「等客上門」變成主動的「砌客入舖」。相比於開業時十室九空,未開業已知道有甚麼商舖,賣甚麼商品,自然能快人一步。

收購西田百貨,又有何啟示?目前很多地產商場有自己名下的零售商舖,例如長實的百佳屈臣氏、置地的惠康萬寧、恆基的千色店哈迪斯、新世界華置的Sogo,新地收購西田也是一樣。一般人認為地產商經營零售舖,是為了現金流(cash flow)、信用額(credit amount)及為商場招客(traffic)。但新地這次收購可以從一個更闊的層次考慮。

新城市廣場第一期早在去年開始翻新,原本並不是分層分類,目前已見雛型。新地第一個分層分類的商場是旺角新世紀廣場,這種佈局方式由銅鑼灣時代廣場引進,每一層只經營一類業務的租客,例如電器、服裝、食肆等。以往的商場均避免將同類的商舖擺在附近,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競爭,現在反其道而行,要將同類的商舖放在一起以作比較。這是一種由租戶主導(tenant-oriented)轉為購物者主導(shopper-oriented),只要有足夠的購物者流連,就不怕沒有租戶,租戶在競爭中落敗,或無法支持租金(例如八佰伴或惠康),就由其他租戶代替(CitySuper!)。事實上要租新城市廣場,是要排隊幾年的。

將西田套入這種思維,由於新城市第三期遠離火車站,人流肯定不及第一期,要維持有足夠的客流,必定要有吸引的商戶帶來人流(traffic generator),所以玩具反斗城及西田設在第三期,就是要吸引人流到第三期。但租金不可以不加,人家亦不一定願意經營下去。部份日本百貨公司對本港市場意興闌珊,而西田本來是西友與永安公司合資經營,永安早已退股,餘下的西友多年來不擴張,對本港零售市場的興趣可想而知。因此據聞雙方傾談的不是加多少租,而是要多少錢才能令西田繼續經營。

雖然明顯地新城三需要西友多於西友需要新城三,但由於西友本來就意不在此,與其傾談租金水平,不如和平分手。新地亦唔係只係買一間百貨公司,而係一個工具,既可以製造人流,更可以用來包裝。一間西田百貨,一個apm商場,大家都有零售舖面、食肆、超級市場、分租櫃位,只是大小不同吧!不要忘記除了興建中的創紀之城第六期外,新蒲崗也是商場的,還有現存多個火車站、輕鐵站上蓋的商場,均有機會收西友重新包裝,大家可以悉目以待。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