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我太太聽人說,去銀行加按可以套一筆錢出來周轉,但是又聽朋友講,這樣又會好易變負資產,那麼究竟應否考慮去做?銀行又怎樣計算負資產?
講多一些資料,我的屋300萬買,現在市值450萬,欠銀行170萬,最多可以加按幾多錢?跌到幾多會變負資產?
答:
當物業市價下跌到低於負債值,賣了樓都不夠還債,即是所謂的資不抵債,就是“負資產”。比如現物業欠銀行170萬的話,即是市價下跌62.2%,低於170萬時便會變成負資產。
如果你加按層樓,用標準七成按揭計,可以藉多的金額是這樣計算:
(市值X 按揭比率) - 銀行欠債= 加按額
(450萬X 70%) - 170萬=145萬
同時間負債會增加到315萬,那麼市價下跌30%,已經陷入負資產的境地。
不過,“資產淨值”其實沒有改變。簡單講,就是將某一個資產的市值,減去其相關的負債,就等如資產淨值:
資產市值- 相關負債= 資產淨值
未加按時的資料代入就會得出:
450萬-170萬=280萬
如果買樓時用標準的七成按揭,即是說你當時的首期是90萬(300萬x30%),你會發覺未計供樓付出,資產淨值已由90萬增加到加到280萬,主要是由於層樓增值了150萬,而你多年來已供了不少的本金。
加按之後,如果只計樓宇本身,計算出來的資產淨值是:
450萬- (450萬X 70%) = 135萬
你會發覺加按之後,物業本身的資產淨值由280萬下降到135萬,即是減少了145萬,剛好等如套出來的現金145萬。
其實加按只是一種財技,又或者可以叫做“數字遊戲”,只不過是將部份樓宇升值變為現金,對個人的資產淨值來說是完全一樣的(不過要考慮交易費用及息率變動),不會令你多了或少了資產。
其核心精神是:將一部份難以套現的資產值變為現金。至於你將這筆錢怎樣應用才是最關鍵之處,有些人用來投資,有些人用來一開二(買多層樓),亦有些用來找咭數甚至揮霍,“那麼究竟應否考慮去做”?那就真是各安天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