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業財技(12):從負擔能力考慮匹配的物業│梁隼

問:

為什麼每次看完樓,都揀選不到理想的,又或者有心儀的單位,往往都超出預算,究竟怎樣才能找到心目中的Dream House?

v2-0f81ba58c034c3769cda7fc27f5d34a7_r

答:

揀選物業除了要考慮物業的價值外,就要從負擔能力的角度去考慮物業的是否匹配,所謂竹門對竹門,買入負擔不起的樓,輕則令自己花太多金錢在住屋開支,成為真正樓奴,重則害得自己周轉不靈,或把自己暴露在高債務風險中,令自己倍添壓力,都是要不得的。

每一個人心底里總有一間屬於自己的夢想居所(dream house),有人一定要大單位,有人一定要住市區,有人一定要名校網,最理想是所有條件均具備,可惜幻想是美麗,現實是殘酷,欠缺的往往是買樓所需要的首期。以自住物業而論,現時只有首置人士才可以享有為400萬以下物做最高九成按揭,450萬以上物業最多只做8成按,600萬以上物業的最高按揭成數更低,如果不是首置人士,最少都要有樓價2-4成首期,想買好一點的物業,首期的開支確實不少。

到有足夠的首期後,就要計算一下供款的多少,現時的息口是前所未有地低,就算銀行想爭生意,也受制於金管局的指引,從而按揭利怎基本上沒有下調空間,再加上政府的三辣招已被立法程序凍結,加辣要先審議後訂立,政府沒招可出,想再透過政策去實施需求管理唯有增加按揭的難度,一方面可收緊按揭最高成數,另一方面可以加強指引,提高新做按揭利率的下限,到時買樓的開支只會有增無減。

就算趁現時按揭政策未有變動時買入物業,為了減少日後加息的影響,就可以考慮每月把壓力測試計算出來的供款額放到一獨立的儲蓄戶口內,該戶口除了用作扣除每月供樓金額外不會為其他目的而提款,此舉有兩個目的,一方面可以預演加息,就算說好的加息真的發生,也不會因為增加供款而加重負擔,另一方面又可以儲定應急錢以備不時之需,現時開立mortgage link戶口都可以得到和供樓利息相同的儲蓄利率,放多點資金到該戶口,就算什麼也不做,也是一個不錯的投資選擇,比D/E類單位租金回報更高!

只要做足風險管理,買入可負擔的物業,再有足夠的備用資金,買樓還是可以的,嫌棄這麼多條件?那就不用想,安心等下一浪的來臨,因為現時市場上的物業並不匹配閣下而已。

 

來源:https://zhuanlan.zhihu.com/p/32860192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