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港出聲:高鐵有關景點應加強宣傳│脫苦海

剛剛開通的高鐵迎來大量的旅客,無論香港居民或內地人,都可以快速地來往深圳廣州與香港,旅遊界以及零售界均已做好準確,據知多個高鐵旅行團均反應熱列,把乘搭高鐵變成旅遊的項目之一,內地旅客也可以到來香港購物觀光。

作為長期留意高鐵發展的偽鐵路迷,筆者就特意在通車日及中秋節翌日假期,去實地觀察高鐵站的情況。首日可能由於經驗不足,人多之餘也出現不少混亂的情況,可是筆者卻發現了原來高鐵站的天台有兩道樓梯和一部電梯到達,上方更有設有一個大型的觀景台,可以飽覽由灣仔到西環的維港景緻,也可以向北望到西九龍的市區景色。

 

早年筆者從事調研工作,有關香港的旅遊狀況也略知一二,有幾點是很特別的:

1. 最多遊客慕名而來的景點,原來不是海洋公園或迪士尼樂園,居然是天星小輪和太平山頂,可見維港的日夜景觀,本身就是一個賣點。

2. 把兩個主題樂園比較,原來海洋公園遠比迪士尼樂園受到旅客歡迎,或者對於來港旅客主力的內地人來說,看海洋生物和熊貓金絲猴等國寶級動物,比人扮的卡通公仔更有趣味。

3. 香港的美食,原來包括廟街在內的攤檔和熟食市場,以及中環蘭桂坊和尖沙咀諾士佛臺,比傳統的海鮮餐更受歡迎。

以上的資料,均可以在旅發局的網站內找到。不過筆者更希望表達的是,隨著兩大基建的落成,香港的旅遊資源需要重點介紹給各地遊客,特別是來自大灣區的居民。眾所周知,在中美貿易戰的陰霾下,中港均需要發掘推動經濟的新動力,特別是香港作為外向型經濟,本地市場的發展空間有限,就更加應該深掘鄰近地區的人流資源。

除了觀光和經商兩大目的外,消費行業包括飲食業更加需要重視。這些行業雖然不及地產金融科創等高增值行業熱門,可是卻能保有廣大階層的就業和營利,為應對未來經濟上的挑戰作出貢獻。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