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上充滿遊戲規則,人人都想辦法玩好個遊戲, 偏生有所謂八十後或類同人等,硬要說遊戲規則不公平,政府/ 社會要這樣那樣,或者希望公屋無量供應。最終遊戲規依然如是, 不守規則的人仍然不會成功。想申請公屋, 細心研讀玩法跟著來玩才是實事求事。
置業亦一樣,有其規則在內,怎樣選擇較佳的物業, 甚麼時機之下應做甚麼,如何分析市況,自有其理路可尋, 只不過少人發之為文,而本欄則以此為目標。 筆者在網誌亦時有收到讀者發問,近日最多人談及是應否加按, 以至現時是否入市或換樓時機。
記得筆者曾引述某發展商的言論:「 從來未見過那麼多利好因素同時出現。」不過筆者看到, 利好因素卻逐漸消失,比如上周所講, 銀行對於按揭放款已漸漸收緊,至少不會再批出H+1%以下的貸款 。去年開始大把大把官地推出市場,到今年繼續, 最終都會落成推出市場,而發展商亦把握目前因特別印花稅( SSD)癱瘓二手市場的機會,連翻推出新盤, 此種市場勢態在未來半年將越演越烈。
SSD對二手市場的影響是人們因規避付稅, 而不會把物業短期轉手,不過時限一過, 被凍結的樓盤又會回流市場。形象化的講法是,SSD像長江三峽大壩,當雨季時洪峰肆虐時將水截住,把洪水慢慢放出來; 而如今長江中下流大旱,則放出多過入庫量的水, 達到調節水量的目的。可是偏偏SSD不是三峽水閘,收放自如想放多少都可以控制,相對於樓市幾成的升幅, 市況有何風吹草動,很多被凍結了的樓盤就會湧出市場。
本來SSD的目的是打壓短炒活動,迫令炒家離場,摸貨消失, 本以為可以遏制樓市;當時筆者已指出,二手市場將會被嚴重扭曲, 其實過去半年樓市大升,是因為SSD令到二手市場缺盤, 賣家惜售而掛高溢價,發展商亦乘勢高價推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