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業財技(9):救金融易,救經濟難,救地產更難│脫苦海

 

v2-96e81c8ecd012a874fdcdc9e7cd2227a_r

「金融海嘯」肇因於美國樓市大跌,現時多個主要市場的樓市均在大跌中,包括國內及澳門在內,現時除跌無可跌的台灣外,只有香港樓市仍在相對高位。

要股市回升,政府可以強力干預,比如1998年時官鱷大戰,港府動用外匯基金不問價掃貨,再配合放寬大股東全面收購觸發點,更傻的炒家都不會試圖與實力雄厚並且擁有製訂遊戲規則的政府硬碰。同理,今次港股回升固然與美國變相禁止沽空迫空倉客補倉有關,更重要的因素是中央政府高調入市及托市,誰人會與全球擁有最龐大外匯儲備,同時擁有「表面軟實在硬」的人民幣無限發行權的中國政府對抗?

可是美國經濟的病因是過度寬鬆的信貸,因樓市泡沫爆破而引發,治得了股市及金融制度,治不了美國樓市!病因一日未除,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可是同一件事用在中國政府身上,幾年前中央就想宏調樓市,只不過有些人不識趣要與政府「硬頂風」,今天國內樓泡爆破,地產商被「和諧掉」,基於目前無論金融資產或房地產均不是中國人民的主要資產,中央政府並不是真心救股市,更加是無心救樓市,只是希望救經濟。

股市回升樓市不一定升,即使股市在各國政府乾預之下大幅回升,如樓市是「爛泥扶不上壁」,亦不會因而回升!對於國內樓市,筆者作如是觀,皆因樓價脫離了當地居民的購買力,加上供應仍然源源不絕。就算政府想救也救不了,不如留彈藥來救經濟。

可是對於香港的樓市,筆者綜合現時的基本因素:新供應偏低、失業率低、利率中短期難以回升、供款相對於收入適中、大部份樓盤租價比在合理水平,目前的樓市有可守之道,不虞大跌(即下跌三成以上觸發負資產潮)。可是有一個變數筆者心中沒底:租金水平有可能下跌,若屬實的話,今天看來合理的租價比將會隨之下跌,從而觸發樓價下跌的惡性循環。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