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業財技(8):銀行收緊按揭落雨收遮│脫苦海

 

v2-c6e4115afe09d555e3da224588883434_r

2008年金融海嘯時,匯豐銀行收緊豪宅按揭政策,若以投資者身份買入樓價高於2,000萬元的單位,或以自住身份買入高於4,000萬的單位,其可獲得的按揭成數將低於原來的七成,至於實際可獲最高成數,則要視乎不同個案而定。而子公司恆生銀行則表示,目前未有改變豪宅按揭政策,但按揭成數將根據個別客戶的貸款額、還款能力及與銀行的關係等因素而釐定。

金融體系資金流動性降低,銀行間拆息高企,隔息曾高至五厘以上,後來雖則回落到三厘多,但銀行為求自保就繼續收緊貸款,中小企因落雨收遮(收緊借貸)而面臨結業潮,物業按揭是較穩定的貸款一樣難逃收緊的結果,只是如此高調宣布則十分耐人尋味,似是一種表態居多。銀行要落雨收遮,可以不動聲色而無需高調提及,比如早前某兩間集團銀行,將商號信用咭交易結算期,由數天改為60天,被傳媒廣泛報導後,對該公司究竟有何好處?還是希望值此向國際投資者炫耀其「穩健」作風,一如漢劉邦中箭後故作鎮定騎馬出巡?

金融管理局每月公佈批出及取用按揭資料,筆者整理如附圖,過去數據顯示按揭數字比樓價敏感,比如2005年樓市陷入膠著時,批出及取用按揭大幅回落,這當然亦歸因於淡市成交銳減,少人申請銀行自然批出及業主取用按揭大減。回顧今浪的數據,批出貸款在2008年1月時294億見頂,在6月的221億開始顯著下跌,最新數據是9月的145億;而取用貸款在1月時236億見頂,在4月的204億開始顯著回落,最新數據是9月的116億。兩者同樣只剩一半,卻出現二個月的時差。相信十月開始數字會進一步下跌,以近年紀錄,樓市見底前,批出及取用按揭均下跌到50至80億。

v2-3e5552d2ac52b8b37c461233ae2df62f_hdv2-9ca5d68e0976b9a8b49f6062d70ccd6b_hd

回想今年初按揭利率可以做到P-3.15%甚至3.4%,今天很多銀行報出來的是P-2.25%,只是數個月的光景,銀行的放款態度作出180度的轉變,此因拆息高企,加上美國的減息壓力,某些銀行在低位造的按揭已無利可圖,雖然香港物業貸款風險相對較低,但對於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低息生意,不如用高息趕客。

面對銀行水緊以及估值不足,發展商一如1998年跌市時,使用提供二按招數,例如新鴻基地產便準備為將開售的大圍壹號雲頂不能獲批七成按揭的買家,提供第二按揭服務,令其總貸款達樓價七成。即是說無論銀行估價不足,或者像匯豐那樣不借足七成,由發展商提供餘額。可是二手買家便無此幸運,銀行不提供七成,便要預留更多首期。

發展商銀根充足及貨底有限下,相信不會出現像1998年時的新盤大戰或留貨截擊,可是報章幾乎天天報導二手劈價情況,最誇張是側魚涌某屋苑劈至每呎3,500元,可是據聞該單位對上一層單位是著名凶宅,令筆者感興趣的是,該等單位難以上會,一般人亦會拒絕居住,何以今時今日的市況卻有人毅然接手?對於這個啞謎,筆者想到對於仍然坐擁現金的人來說,連外幣、債券、貴金屬,甚至銀行存款都被懷疑的兵慌馬亂時代,粵語長片時代的理財哲學又重現眼前。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