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益文庫:房策失救下的樓市升災│祥益地產汪敦敬

團結香港基金報告指出,在長遠房屋政策改公私營比例為七三比之下,公私營房屋供應將面對斷崖式下跌,三年內公屋輪候時間將突破6年大關;而2023年的私人住宅供應量將按年大跌4成;私人住宅動工量按年下跌44%,根據屋宇署的數據,上蓋工程動工所涉單位數目由2017年22726伙下降至2018年的12676伙;2019/20年度用於私人住宅發展的熟地供應預料比政府預計數字亦急跌約30%。

其實在今年樓價仍被人認為低潮的1月2日,我和一班博客進行了網聚,我們亦曾強調幾點,第一,博客法子列舉數據由2022年開始,樓市供應量將出現斷崖式斷層。第二,在2017年開始,政府造地是大減約70%,前特首梁振英時代的賣地地盤面積平均每年是28萬平方米左右,到了特首林鄭月娥的2017和2018年則是平均每年只約8萬平方米。第三,前特首梁振英在離任的時候,將私人住宅一手市場潛在供應提升至9.8萬伙的高水平,比上任前增加3.3萬個供應。如果政府好好地運用空置稅,將可令到已落成未賣和建築中未賣的8.4萬個單位迫令市場調節。

但是在去年12月21日,政府宣佈未來10年公私營房屋比例由六四比改為七三比,幾乎我認識的發展商都拍手叫好,無疑是廢除了空置稅的效力,何況空置稅甚至明日大嶼只是緩兵之計,如果在這段時間沒有新的供應,其實我們很快就會面臨樓市的升災。

當然最荒謬的事情就是香港人的反造地風氣,香港本來擁有一個最平的土地供應庫,是下一代的最重要資產,只要我們願意去提取,我們便有很多便宜的土地,而且很快成為供應,這就是原本所謂的環保綠化地了,只要我們在地圖上找出一些行山人士不會行的效野土地,這些地近水、近電、近公路,正正是可以很快開發的土地,因為沒有人佔據、沒有地主,我們不需要作地價賠償,也不需要填海費用,所以只要提取5%的土地出來運用,我們已經可以在未來10年再多數十萬的供應了。

汪敦敬 祥益地產總裁

汪敦敬先生從事地產代理業30年以上,創辦祥益地產,認為中小企不要模仿大公司的經營方針,應發展屬於自己獨有的策略去開發藍海市場。
撰寫樓市評論文章20多年,於2009年金融海嘯後認為市場會出現新的秩序及邏輯,主力撰寫有關新常態(new normal)文章,更強調在機會成本的法則下「買不買樓也充滿風險」甚至「不買樓的風險更大」!
近年提倡「平民財技」,認為在波譎雲詭的世道中一般市民也應該講究理財的技術,故撰寫普羅大眾也能掌握的財技分享。
經營企業的格言是「上善若水」,認為營商要「追求增值不求奪財」,祥益地產高度參與社區公益及慈善活動,融為一體!

祥益地產 網頁:http://www.manywells.com.hk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