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解讀(36):有條件迎接小陽春│脫苦海

筆者在今年年中講述了樓市轉向的因素,就是中美貿易戰,可以到以下網址重溫:

半年過去了,2018年年底回顧,大家會看到樓市在大約10月份全面見頂轉向,當然也知道了原因,就連政府差餉物業估價署的數據都顯示了樓市轉勢下跌,相信也沒有甚麼懸念了。

然而筆者卻要指出,中美貿易戰已經出現了預期的結果,就是爭端將告一段落,中美雙方有很大機會在90天「寬限期」之後達成協議,時間上與農曆新年接近,若配合香港樓市傳統上的小陽春說法,樓市是有條件作出反彈。

可是大家且慢高興,貿易戰之所以機會告一段落,其底層的原因是美國發覺在貿易戰的過程中,雖然中國也有所損失,但美國自身也有所損害,特別是特朗普的部份選民,即農業州份在中期選舉當中轉投了民主黨,導致到共和黨失去了眾議院的控制權,換言之美國已出現了跛腳鴨政府,最終也要順勢踏上中國提供的下台階了。而有理由相信「科技戰」將會代替貿易戰的角色,成為中美角力的新焦點。

要分析中美兩國在科技戰的形勢,可以洋洋大觀寫一本書,也可以用一句話去總括,就是:美國有科技,中國有市場。雖然美國本身的科技水平遠高於中國,亦有很多手段可以封殺中國的科技發展,特別在5G 領域已開始了環球性的圍堵策略,然則歐美各國的人口總和也不及中國多,而印度連4G都未完全普及,何談可以成為歐美標準科技的市場?就連日本在印度興建高鐵也吋步難行,最終將會證明:沒有充足的市場,科技最終只會退化為「科學」,即純粹是學術上的探討而矣。

說回明年的樓市,由於經濟形勢遠沒有2008年金融海嘯時惡劣,而當年樓市最多下跌了23%,所以筆者推測今次樓市調整最多是15-20%,沒有條件多於25%,反而大家可以考慮,在是次調整市之中換馬,特別是個別地區將會因應形勢的改變而表現懸殊。對於此事筆者將會有一本新作在月內面世,未來數周將會在本欄作出介紹如何適應新的市場形勢,有意者敬請留意。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