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美國引發的金融海嘯,標志著一件後世歷史將會評價為極之重要的事件:由美國主導,中國參與的全球化全面結束,世界經濟體系分裂為兩大制式:歐美版全球化、中國版全球化。
站在全球的角度,表面上中國的增長不是特別的快,GDP比他長得快的國家多的是;美國也不是長得特別慢,莫講話衰落,真正長的最快的是中亞和非洲諸國,衰落最快的是西歐和南美。可是大家會發覺,那增長快的地區,受惠的是中國版全球化,衰落的西歐日本是歐美版,而最終影響到中國和美國。另外,有兩個大國比較特別,就是俄羅斯和印度。
俄羅斯本該被歐洲拖落水,再加上美國的有意打壓,幸而趕快靠向中國體制,最近的例子是中俄聯合推出俄羅斯盧布和中國人民幣金融業務建立PVP(支付對支付)支付系統,不通過美元而相互結算。中國外彙交易系統(CFETS)還計劃在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基礎上為人民幣與其他外幣業務啟動類似PVP系統。其意義在於,建立廣闊的不依賴美元的新儲備貨幣區。朝著中國與俄羅斯及「新絲綢之路」上其他伙伴國的雙邊貿易使用本幣直接結算邁出的最新一步。
印度則基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寧願靠向美日而拒絕加入一帶一路,加上自身的各種問題,似乎將會與繁榮失諸交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