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地說:俄羅斯聯邦境內的「聯邦主體」不論是22個自治共和國丶46個州丶9個邊疆區丶4個自治區丶1個自治州丶3個聯邦直轄市等等,均是沒有主權的空架子。實際的行政能力掌握在於在2000年5月設立的俄羅斯聯邦管區手裡。
這是蘇聯時代的「加盟共和國」,俄羅斯是其中之一,與其他14國平起平坐,全稱「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這是俄羅斯聯邦境內的自治共和國,共有22個。

至於這種「國中有國」的情況,要從蘇聯及其繼承者俄羅斯聯邦說起,記著,是俄羅斯聯邦,不是俄羅斯共和國。
蘇聯建立時,法律上屬於聯邦制國家,每個加盟共和國都有權利退出蘇聯的,並且寫入蘇聯憲法之中。而俄羅斯聯邦是蘇聯的一個加盟共和國,有權退出蘇聯。蘇聯時代,俄羅斯丶白俄羅斯丶烏克蘭均在聯合國有議席的。
而俄羅斯聯邦本身,又是由若干的州丶邊疆區丶自治共和國丶自治州組成。其中自治共和國和自治州是具有自治性質的行政單位,在法律上屬於俄羅斯聯邦的一部分,獨立沒有法理依據。蘇聯解體後這些自治共和國和自治州大多都升級為共和國,但在法律上仍為俄羅斯的一個行政單位。
到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聯邦為了實現民族區域自治在其境內成立了自治共和國,這些共和國延續於原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下的自治共和國。根據俄羅斯憲法第68條,共和國可決定自己的官方語言和自己的憲法,這項權利是州丶自治區丶邊疆區所沒有的;但俄羅斯憲法第3條規定共和國不享有主權。
葉利欽崇尚民主,也崇尚自治,為此,不惜蘇聯分裂,甚至不惜俄羅斯解體。在蘇聯解體丶俄羅斯聯邦獨立的過程中,他對地方領導人說:「你們能拿走多少主權就拿走多少。」結果,俄聯邦境內地方分裂主義丶民族分離主義勢力迅速膨脹。這個爛攤子,就交到了普京手裡。
2000年,普京上台第一年,推動了一件事關俄羅斯國家政治結構的大事——「削藩」。普京明白,車臣問題只是俄羅斯聯邦解體的前哨戰。如果不遏制各地的分裂主義傾向,俄羅斯將只剩下一個空架子。因此,一不做丶二不休,2000年5月12日,趁剿滅車臣叛亂之機,普京宣布俄羅斯將確立新的聯邦體制,削弱地方權力,以建立強有力的中央集權體系。
與中國的中央集權國家不同,權力是由中央「分出去」的,無論蘇聯和俄羅斯甚至美國,均是「合起來」的。雖然美國擁有一個強有力的聯邦政府,但政體上是「合眾國」。而蘇聯和俄羅斯則是「聯邦」。這種政治體制,背後是列寧的「民族自決權」思想。中國也險些掉進這個泥沼。
普京明白,一個龐大的中央集權的體制,在法律表述上卻是鬆散的丶自治的政治主體的聯盟。正是這一悖論,導致了蘇聯解體。同樣是這一悖論,可以導致俄羅斯聯邦解體。如何跳出這一制度丶法律和思想的陷阱?普京的辦法是將不同的政治主體一鍋燴,按地域原則建立七個聯邦區。

每個聯邦區設置總統的全權代表,統轄境內各加盟共和國丶州丶自治州丶自治區丶邊疆區丶市。每個聯邦區配置一支內衛部隊,保障總統意志的實施。聯邦區署機構與內衛部隊司令部設在同一城市。聯邦區總統全權代表掌握聯邦安全局丶稅務警察局丶緊急情況部。
與此同時,普京還從法律上約束地方領導。國家杜馬通過普京的提案:
1.如果各地方的最高領導人違反俄羅斯憲法和法律,俄聯邦總統有權免去其職務,任命臨時最高領導人;
2.如果地方立法機構通過與聯邦憲法和法律相抵觸的法令,俄聯邦總統可通過國家杜馬解散該地立法機關;
3.改組國家杜馬上院(聯邦委員會),改為專職和常設性的立法機構。上院成員由地方立法機關和執行機關選出的代表組成,而不是由各地區議會領導人和行政長官丶共和國總統組成。這樣,上院就對俄羅斯聯邦負責,不再成為地方領導人與總統討價還價的機構。
為此,法律還規定,上院成員在任期中不得成為地方杜馬的代表和地方立法機關的代表,不得擔任地方高級職務,不得被選舉為地方領導人。這樣,各共和國丶自治州丶自治區等所謂聯邦政治主體就在法律上成為地方政府,只能老老實實服從總統領導,不能有稱王稱霸丶獨立分裂的非分之想。
從根本上說,共和國總統的權力不是本國選舉出來的,而是俄羅斯聯邦總統同意的,甚至是任命的。總統的權力又來自何方?來自槍桿子,來自統一的俄羅斯軍隊。除非各共和國擁有獨立的軍隊,否則,就別想獨立。
同時,為了集中軍權,2000年3月普京簽署了總統令,批准在軍隊內部建立安全機構網。總統令規定,俄羅斯軍隊丶邊防軍丶俄羅斯政府通信和新聞局丶內務部的內衛部隊丶鐵道部隊丶民間防衛部隊丶技術和工兵部隊丶公路建設部隊丶徵兵和動員機構內,都要設置聯邦安全局的分支機構。這些分支機構受國家安全部「第三局」的統一領導。也就是說,普京調動了他所熟悉的克格勃系統去控制他所不熟悉的軍隊系統。2000年7月31日,普京又解除了國防部6位高級將領的職務,開始了軍隊高層將領的換血。
至於經濟改革,普京上台之後便對不服從其領導的經濟寡頭進行了有力的打擊,不是流亡就是坐牢,要不然就乾脆幹掉。與此同時,大力扶植俄羅斯石油公司丶俄羅斯天然氣公司丶俄羅斯鐵路公司等國有自然壟斷企業,用這些企業介入到地方的自然資源丶社會資源的分配當中,使國家住建掌握了分配地方自然資源的權力,使得聯邦政府具有了通過經濟手段製衡地方政府的手段,在這些措施的多管齊下之下,俄羅斯聯邦和聯邦主體之間的經濟聯繫越加緊密。
除了從實質上閹割地方上的實權,普京更從法律上的名份,徹底斬除地方上「總統」的名義。2015年2月,普京簽法令:俄羅斯聯邦主體領導人一職不可以被稱為「總統」,俄聯邦各地區需在2016年1月1日前將自己的憲法同俄羅斯聯邦憲法相統一。到時俄羅斯聯邦地區領導人不再稱「總統」,普京就是俄羅斯唯一的總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