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香港(22):香港新市鎮的發展│脫苦海

 

认识香港(15):香港新市鎮的發展│脫苦海

過去數十年香港新市鎮的發展,從照片可以看到變化之大:

沙田

荃灣

屯門

大埔

元朗

粉嶺

上水

將軍澳

天水圍

東涌

來源:《拓展市鎮三十載優質建設創未來》,香港拓展署

事實上除了上水粉嶺新市鎮(因為不沿海)外,所有新市鎮都是經填海而發展。以下是1945年地圖和現時的海岸線比較,誰說香港沒有發展新界,沒有在新界填海?

葵涌丶青衣丶荃灣:幾乎所有平地都是填海而來,馀下的是農田
東涌:整個機場是剷平赤鱲角島而來,東涌市完全是填海而來
屯門:現時的屯門站在水底,新墟在岸邊
元朗:元朗站以北的東頭村以北,全是沼澤和漁塘,現時的元朗市是農田。
大埔:汀角路旁的是海邊,一直填到圓州仔,大埔工業村也是填海得來
沙田:東鐵以南的所有平地,都是填海的。
將軍澳:所有平地都是填海,調景嶺是鏟山而來

 

來源:https://zhuanlan.zhihu.com/p/32628276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