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港出聲:貿易戰不論贏輸,是適應性的問題│脫苦海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特朗普就貿易戰展開會談,得出來的結果是雙方同意暫緩互加新關稅,重回談判桌,爭取在90日內達成協議。不少人就認為,中國輸了一仗,美國成功迫得中國回到談判桌上,更令到中國要購買美國更多的產品。

然則這種八卦新聞式的分析並沒有觸摸到問題的核心:中美貿易戰不單只是一場經濟戰爭,更是政治戰爭。特朗普安排這場大龍鳳,還不是為了中期選舉,結果是共和黨失去了眾議員的控制權,出現了「跛腳鴨」政府。有分析指失去議席最多的是農業州份,特別是大豆和粟米的產區,出現選民大面積的倒戈。無論誰勝誰敗,特朗普就是輸了一場選舉。

反觀中國,在預期中美貿易可能因貿易戰爭萎縮之下,積極尋求代替措施,最明顯的例子是透過舉辦進口博覽會,吸引世界各國和中國進行貿易。以現時中國的製造業產能佔全球的一半,無論是開拓出口市場、生產基地,以至於原材料來源都有利於化解中美貿易戰的影響,至少在適應性這一種,中國是做得比美國好得多。

為何筆者要指出適應性的問題呢?俗語有話:「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美國多年來維持遠超其他各國的生活水平,根本原因是以印銀紙和債券的方式,寅吃卯糧,由於貿易只計實際的產品,並沒有計算金融產品,表面上美國是多年貿赤,實際上是美國在佔便宜。現在特朗普說中國佔了美國的便宜,那麼他有沒有任何應對中國不再佔「便宜」之後何去何從呢?至少在表面上看來,美國連去適應這個新形態的工作還未開始。

然則中國早在多年前已佈署各種分散風險的工作,例如成立亞投行減低依賴美國為首的國際融資平台的風險,推進一帶一路來開發新市場和原材料來源等等,著著看到中國領導階層的高瞻遠矚,相比來說美國只是見一步行一步,誰勝誰負已經不言而喻。

原圖: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