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第六次大提速,首次大規模開行「和諧號」(CRH,China Railway High-speed)以時速200-250公里運行,亦即是現時以D字頭的動車班次,有別於G字頭的高鐵班次。
傳統的旅客列車是由機車和若干輛沒有動力的車廂組成,技術上稱為「動力集中型」,意思是整列列車只有一處動力點,即火車頭;餘下的車廂均是沒有動力的,好處是大多數的車廂可以不用騰出位置來安裝動力系統,有助提高載人載貨的空間。
和諧號動車組屬於「動力分散型」電動車組,是自帶動力可以雙向駕駛的高速列車,具有技術先進、安全可靠、乘坐舒適、經濟、成熟及環保等優點,速度等級為時速200-250公里。動車組既可以採用短編組8輛運行,又可以方便地將兩列短編組重聯爲16輛長編組運行。
在專用高鐵線路建成之前,和諧號動車成為中國高鐵的主力,到今仍然是跑在舊有線路上的動車。在引進國外高速列車先進技術後,為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的要求,通過高速鐵路核心技術體系的自主創新滿足中國鐵路發展的需要,在2008年2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部與鐵道部共同簽署了《中國高速列車自主創新聯合行動計劃合作協議》,共同研發運營時速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列車。
第一代和諧號
第一代動車共有四個系列,引入不同技術是為了適應不同的營運環境,比如CRH5以芬蘭鐵路為原型,耐寒性較佳,因此適合東北及華北地區;CRH2及CRH3雖造價較貴,但由於適合密集班次營運,因此派駐於時速高達300公里以上的京津、武廣及京滬高鐵。
研發開始於2006年,要在速度上實現300公里的突破,為此鐵道部門成立「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工作組」,開始了時速300公里動車組的技術攻關,代表車型有兩個,一個是CRH2C,一個是CRH3。其中CRH2C是在他的前任CRH2A型號演化而來的。最後動車在滬杭在線跑出了416.6公里的高速度,後來用於時速350公里的高速鐵路之上,諸如京津城際和武廣客專上面,飛奔的就是這類動車組。編號尾的字母也有特別意思,A是指時速250公里標準列8輛編組座車動車組,B是16輛編組座車動車組,C是時速350公里標準列8輛編組座車動車組,D是時速350公里標準列16輛編組座車動車組,E是16輛編組臥舖動車組,G是8輛編組的高寒座車動車組,3A是後來自主產品,3型車沒有250車,與第一次動車招標西門子出局有關。


CRH1:暱稱「大地鐵」

CRH2:暱稱「帶魚」

CRH2E:暱稱「胖妞」

CRH2J:暱稱「黃醫生」

CRH3C:暱稱「兔子頭」

CRH5:暱稱「動驢」

CRH5E:暱稱「熊貓」
第二代和諧號
第二代動車組從2007年立項,2008年開始研發,花了兩年時間便研製成功,京滬高速鐵路上運行的就是這個系列,代表車型是CRH380型系列,包括四個型號,分別是: CRH380A、CRH380B、CRH380C、CRH380D。2010年12月26日,CRH380A在京滬高鐵的試驗段上創造了486.1公里的世界運營最高速。在2011年1月CRH380BL在京滬高鐵試驗段跑出了487公里的世界紀錄。


CRH380A:暱稱「老鼠」

CRH380B:暱稱「白兔」

CRH380C:暱稱「鯊魚」
除了CRH380系列外,還有CRH6系列,由南京浦鎮車輛公司聯合廣東省成立的廣東軌道交通車輛修造基地生產的城際動車組,為珠江三角洲城際軌道交通網絡中的穗莞深、莞惠和廣珠等城際軌道交通提供車輛,適用於城市間以及市區和郊區間的短途通勤客運,滿足載客量大、快速乘降、快啟快停的運營要求,關鍵技術及零部件與和諧號動車組完全一致,運營時速200公里,最高試驗時速260公里。
2012年以來,在中國鐵路總公司主導下,集合國內20餘家有關企業、高校科研單位的核心研發團隊,開展中國標準動車組設計研製工作,先後完成總體技術條件製定、方案設計、整車型式試驗、科學實驗、空載運行、模擬載荷試驗等工作。歷時三年,採用自主化設計、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同時又是對動車組的性能設施等進行了標準化設計的中國「標準動車組」,2017年1月3日取得國家頒發的型號合格證和製造許可證。有別於以往的「和諧號」系列,它有一個全新的名字──「復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