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篇的原因是發現原來很多知友也不知在香港酸奶是被叫作乳酪(源自我路過下面的回答,搭了個訕後就每個月收到好幾個相關評論~~),所以來一篇「有圖有真相」供各位朋友了解一下~
到過內地旅遊的香港朋友,可能在下榻的酒店享用自助早餐時能輕易找到可常溫保存的酸奶。但原來這類內地常見(可常溫保存) 的奶類食品,在香港卻是少之又少。
一直以來(至少在過去的30年裡) 直接飲用的奶類產品,無論是保質期較短(最長約15天)需冷藏的「屋仔奶」(鮮牛奶) / 可退回押金的玻璃瓶裝奶(可在麵包店便利店或荼餐廳裡買到),還是保質期較長(幾個月)、可常保存、經高溫消毒的牛奶,味道也是甜的。





所以在香港買到味道是酸的常溫奶類產品的話,幾乎是變了質,喝了就等著上吐下瀉的「酸奶」。
唯一味酸而並不是變質的奶類產品,在普遍港人的認知當中就只有需要冷藏儲存的「乳酪」了。

然而,自從幾年前某內地奶製品品牌透過贊助某移植於韓國的爆紅綜藝節目、而該節目的其中一位成員主持王某又是港人所熟識的喜劇演員後,在香港開始較多人認識酸奶(可常溫保存半年)這一有別於傳統乳酪(只可於冷藏情況下保存最多兩星期左右) — yogurt 的「新產品」了。
為乎合港人對這類產品的認知,就連蒙牛也需要「入鄉隨俗」的改名了。

謝謝看到底,喜歡的話請按個贊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