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7世紀末至18世紀初這段時間內,海軍艦艇技術飛速發展,而隨著技術進步,海戰的交戰距離越來越遠。英國和美國的海軍研究學者認為未來的交戰距離將達到5500米之遠。同時為了提高防護力,戰艦的裝甲也越來越厚。為了能有效在遠距離交戰中能摧毀敵艦,一艘主力艦齊射中能投放的主炮炮彈數越來越為海軍所注意,英國則是這個理論的實行者。吸取日俄對馬海戰的經驗和新的理論, 英國在1905年開工建造無畏號【Dreadnought】,一艘完全以配備統一大口徑主炮,廢除中間炮和副炮,只裝備了以對付雷擊艦為目的的12磅炮的主力艦。由於英國預計到無畏號的設計將為其他國家所效仿,因此建造過程非常保密和要求儘快建成,整個製造時間僅為14個月。 無畏號的出現使之前的所有的主力艦為止過時,一如預料各國紛紛以無畏號的標準建造或購買新的主力艦,而它的名字也成為了這段時期新主力艦的代名詞。
無畏號於1905-1906間建造,從1906年服役至1919年。本級只此一艘,並無姐妹艦。艦長160.6米,艦寬25米,吃水9米。四槳推進,航速21節,續航力以10節巡航速度時為6,620海裡,標準排水量18,120噸,滿載排水量20,730噸,編制艦員700-810人。
無畏號建成時的武裝為10門12寸主炮,安裝在5座雙聯裝炮塔內,其中三座沿中線佈置,艦首一座,艦尾兩座,其餘兩座分別在左右舷側。27門12磅炮用於應對雷擊艦的威脅,5具450毫米魚雷發射管。1915年無畏艦加裝了兩門6磅高射炮,1916年被兩門3寸高射炮所取代。
裝甲厚度水線部位4-11寸,甲板0.75-3寸,炮塔3-12寸,瞭望塔11寸,艙壁8寸。
1907年至1911年,無畏號擔任皇家海軍本土艦隊的旗艦。作為一艘主力艦,它從未與敵人的主力艦大炮對大炮的較量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無畏號從1916年4月18日至6月22日由於正在進行改裝工程,因此並沒有參加英德日德蘭海戰這場世紀大戰。在無畏號整個服役生涯中,比較矚目的戰果就是撞沉了德國的U-29潛艇,當時U-29剛剛對另一艘英國戰列艦尼普頓號發動了魚雷攻擊後正好在無畏號前上浮,經過一番追逐後終被無畏號撞沉,而這也是唯一的一個戰列艦擊沉潛艇的記錄。1919年無畏艦進入後備役,1923年拆解。
重裝甲地帶 Panzer Z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