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羅興亞人,是孟加拉裔人,還是緬甸籍人,誰是誰非外人難以追究。畢竟穆斯林出盡法寶要把同伴送到異教徒的國家,是一個太美麗的畫風。作為中國人,筆者只關心這件事對國家的地緣政治和外交等的影響。
若開邦對一帶一路策略有三個重要性質,其一是實兌港位於若開邦,其二是中緬油氣管是在皎漂港北側入口馬德島登陸,其三規劃中的孟中印緬走廊鐵路,由雲南經緬旬到孟加拉若要繞過印度,很大機會要在沿海的若開邦經過。
這種地緣位置讓筆者想起庫爾德人的命運,現時中國通往歐洲的班列是經過中亞的沙漠和東歐草原,但若要去到亞西(即西方人所謂的「中東」)和南歐巴爾干,通過中亞諸國和伊朗後再經土耳其,便可以繞敘利亞和伊拉克的戰亂區域,不幸的是庫德人像釘子戶那樣處在必經之路。
基於不可明言的原因,這兩群人若果要獨立,必然觸動不少國家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又會有其他的國家想以之作為棋子去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事件已經多年未獲解決,相信可見將來亦復如是。
事情的另一副作用,是對於緬甸內政的衝擊,昂山素姬被「國際友人」像聖母那樣供奉著,可是另外一位小聖母卻借機要求取消大聖母的光環,只要大聖母有足夠的智慧,當知過去幾年希望左右逢源的外交政策,最終是既沒了水電站、鐵路,油管也差點開不成,同時又不見「國際流通貨幣」會支持其經濟建設,很大機率她要在兩者之中作出選擇,一如泰國在中日之間玩平衡術,最終表面上兩者均相應,實質上拿到項目的還不是只有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