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不耐就有公司發出盈警(盈利警告)和盈喜(盈利喜訊),大家有沒有想過,究竟「盈警」及「盈喜」如何界定?
所謂的盈警,原來並無統一定義,由「業績有所下降」丶「純利下降約四成」丶「純利倒退超過三成」丶「業務明顯倒退」丶「遠低於去年之溢利」丶「盈利下跌」丶「錄得虧損」丶「繼續虧損」等等,都可以是盈警的內容。至於盈喜亦是一樣,結果市場就出現了一個「假盈喜」的說法。
原來本港《上市規則》中,對企業發出盈警或盈喜通告未有一個具體定義,只在第13.09(1)條中提到:「若公司出現預期之外的收入或虧損,並且重要及會影響股價者,便要發盈警知會股東。」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規定在香港上市的國家企業,預測盈利比上期至少上升50%,才能發出「盈喜」。
在外國,盈利警告是指當公司即將宣布的業績,與預期有一定的出入,便需要向公眾交待。
http://www. investopedia.com/terms/ p/profitwarning.asp

雖然,盈利大幅波動會影響到股價,發出盈警/盈喜是為了減低宣佈時的衝擊,可是盈警/盈喜本身都會影響到股價,有關當局沒有準標之下,反而有機會被人利用為操縱股價的工具。
由於所謂盈警/盈喜只是一種溫馨提示,本身並非核數後的帳項,有時甚至出現「盈喜之後宣布盈利倒退」,或「盈警之後盈利增長」的假盈警和假盈喜。
與其是猜度真與假,不如集看具體上公司業務有沒有出現本質上的改變,甚至無需要等待宣布,那麽,根本就是形同虛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