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課本有所謂一級產業(primary production)丶二級產業(secondary production)丶三級產業(tertiary production),分別是指農牧業丶製造業丶服務業,國內也有這種分類,例如「退二進三」政策,就是指「在產業結構調整中,縮小第二產業,發展第三產業」。
可是,上中下游企業,所指的是企業位處「產業煉」的那一階段。就以日常用的塑膠家品為例,上游除了指開採原油之外;下游則是指膠料製作成品的部份;至於中游就是介乎兩者之間的工序,例如將原油製煉成膠料的化工業。
所謂上中下游,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由於現代工業製造產業的複雜性,同一個行業,可以是上游,也可以下游,視乎在整個產業煉的位置。教科書的定義,有上游和下游:
- 上游產業:處在整個產業鏈的開始端,提供原材料和零部件製造和生產的行業
- 下游產業:對原材料進行深加工和改性處理,並將原材料轉化為生產和生活中的實際產品的行業
後來就出現「中游產業」的概念,比如農業是糧食加工丶紡織丶家具工業等企業的上游產業,同時又是化肥丶農藥等生產企業的下游產業。紡織印染是化纖業的下游產業,同時又是服裝加工的上游產業。紡織印染則是介於化纖業和服裝加工業之間的中游產業。
上海證券交易所有「產業鏈指數」系列,包括了上中下游指數,有一個清楚的劃分:
上證產業鏈指數係列產業鏈的劃分:
上游產業:石油丶天然氣與消費用燃料丶鋁丶黃金丶多種金屬與採礦
中游產業:商品化工丶鋼鐵丶工業機械丶通信設備
下游產業:汽車丶消費者服務丶耐用消費品及服裝丶食品飲料丶醫療保健丶電信服務
在分析股票時,要留意該公司的上游產業會不出現成本上漲,例如鋼鐵股要看看煤價和鐵礦石的價格;下游產業又會不會出現滯,例如汽車生產減少也會影響到鋼鐵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