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港出聲:討論香港填海(規劃篇)│脫苦海

 

脫苦海研究 討論香港填海 規劃篇

上星期談了香港過去的填海的建議,好像很複雜,又有些是重複的,為了令大家更易理解,筆者將這些建議都貼到同一幅圖上:

10-01香港填海總圖

需要說明一下這幅圖:

  • 左下部看到的是底圖,取自香港特區政府的官方「鄰近地區圖」,即是粵港澳大灣區,下一篇文章會作進一步的採用
  • 頂部是深圳的城市規劃圖
  • 左上角看到的是政府建議填海計劃,由A-G已標示在地圖上
  • 右上角看到的是團結香港基金的「新玫瑰園計劃」,由1-6已標示在地圖上
  • 右下部是博匯智庫的填島和浮動社區建議,其中位與長洲以南的填海與團結香港基金有所重疊
  • 圖中央大部份是《香港2030+》中的未來香港城市規劃圖為清楚表達,以下是原圖:

10-02概念性空間框架

將這些圖統合在一起,可以看到香港未來的發展的方向是向北和向西,東邊的西貢,以及大嶼山南部均是以保育為主,更南的是珠海市的範圍,早已被珠海市劃為自然保護區,還填甚麼海?

船灣淡水湖也是同理,莫講現的汀角路的交通配套不容計大規模的發展,香港也必需保留這個第二大的淡水湖,無必要去冒這個風險。

黃金50的東涌飛龍方案,其實已經落實為東涌新市鎮東部填海計劃,小蠔灣車廠上蓋港鐵也已經開始研究,還有陰澳在之前諮詢時已經是作為商業和優閑之用。在東涌東和小蠔灣之間的大蠔灣,是生態敏感區域,所以發展應集中在小蠔灣和陰澳之間,至於在大嶼山北岸設立浮島,恐怕只是庸人自擾。

10-03可持續大嶼藍圖

然後到屯門南部的發展,政府建議在龍鼓灘填海,明天香港基金建議在蝴蝶灣填海,港鐵建議興建屯門南站,均是可積極考慮的方案,特別是現時屯門以北的洪水橋新發展區,如何做到連接屯門元朗,以至大嶼山和深圳,變數均可以好大。

至於另外一個關鍵是葵青貨櫃碼頭,團結香港基金和博匯智庫均建議在長洲以南中幅填海以重置貨櫃碼頭,這是一個創新的概念,只是選址是否應該在長洲以南值得商榷。早在2003年政府進行了《香港港口規劃總綱2020研究》,當中就提出了不同的選址,包括青衣西南以及大嶼山西北,大澳對出海面,並在《香港2030+》中作出比較。
10-04建議發展模式
10-06新貨櫃碼頭選址

筆者個人認為,既然香港有六成的貨櫃是轉運,即是不會行出碼頭,實在沒有必要在市區邊緣土地興建,要搬就倒不如就搬到大嶼山以西,並且作大幅度的填海,順勢將大埔、元朗、將軍澳三個工業村都搬到人工島上,就比在長洲以南填海有更高的效益。

餘下的就是吐露港的發展,政府建議填沙田污水處理廠對出的海面,筆者反建議將吐露港作不同的功能性的分工,烏溪沙以及大美督以東留作保育,大埔工業村遷走後,可以在原址大建公營房屋,至於沿大學站和大埔墟站之間的海岸,筆者建議作大幅度的填海,將現時的各間大學均搬到科學園和中大以東,面積上一定足夠,因為中文大學的佔地是全港大學的一半以上,填出與中大相若的土地,不就可以容納全港的大學嗎?而大學城可以與科學園作出某方面的協作。

至於交通方面,可以將東鐵重置軌道,新建科學園站和吐露港站,至於舊有的路軌,本來就與吐露港公路平行,就可以用作擴闊吐露港公路之用。

10-07吐露港新市鎮

當然,香港進一步的發展也離不開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這部份下星期再講。

 

來源:https://silentmajority.hk/articles/54497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