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港出聲:駁斥批評「明日大嶼」的幾點謬誤│脫苦海

 

特首林鄭月娥的《2018施政報告》,最大的亮點是提出「明日大嶼」願景,把一些已經進行中、正在規劃中、正在研究中,以及未來需要研究的發展計劃整合好,配合香港和大灣區的長遠發展。部份環保從業人員卻即時提出各種歪論,企圖混水摸魚誤導輿情,實有澄清的必要。「譚凱邦」們,除了引導公眾到「減少外來人口」的偽議題外,另外兩招是用「耗盡財政儲備」和「氣候變化」來炒作。第二點之前已為文駁斥,本文集中另外兩點。

「明日大嶼」會不會耗盡財政儲備呢?就和坊間的「供樓供成世做樓奴」的論點類似,就是只看到支出,而沒有看到效益:供樓的一部份是儲蓄,利息只是佔一部份,而且樓價升值的得益是由業主獲得,而且供樓有年期,租樓無盡期,為何「樓奴論」的人沒有指出這點呢?同樣道理,投資在基建,錢是花了,但同時也帶來經濟效益,上世紀的玫瑰園計劃是一例,再早一點有地鐵和海底隧道,當年香港沒有那麼多儲備,不惜舉債也投資,香港的儲備耗盡了沒有?

以下是網友Eric Yung對於啟德賣地的分析:

 

「啟德呢最近年幾賣左9塊地,地盤面積合共11公頃,總共賣左近千億(975億),人們卻去代政府去擔心1000公頃/1700公頃既人工島能否回本/能否創造足夠價值。當然,一整個填海區之中並非 100% 地都是用來建樓或者賣地,也需包括各種設施和其他政府機構。但這一個比較可以看到人們心目中對人工島的規模與相對的成本的了解與現實差距有多遠。

資料來源: https://www.landsd.gov.hk/tc/landsale/records.htm」

 

至於關於氣候變化,他們就以日本關西機場在颱風之下水浸為論據,暗示東大嶼人工島也會在極端天氣之下出現災情。他們有沒有可能不知道荷蘭幾百年來與海爭地?面對氣候變化的潛在風險,正需要投資基建,荷蘭自13世紀以來向大海索地近7,000平方公里,其中上世紀時新造了約2,3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主要的原因是地勢低窪,易受海水侵襲,近年也因應氣候轉變,把攔海大壩加高到海平面10米以減輕了海水對內陸的侵襲。同時亦顧及生態平衡:1990年荷蘭政府提出把土地「歸還」大海的設想:2009年內閣批准「退耕還海」方案,推倒位於南部澤蘭省西斯海爾德水道兩岸的部分堤壩,讓一片填海造地生成的300公頃「開拓地」被海水淹沒,恢復為可供鳥類棲息的濕地。為何環保從業員看不到「明日大嶼」當中,有關大嶼山「北發展,南保育」的內容呢?

至於應對人工島可能因風暴或海平面上升出現的問題,解決的方法就是預計土地沉降及海面上升而調整填海的水平,這一點在上世紀的玫瑰園計劃已經實行了。大家可以到大角咀中匯街與深旺道交界看看,填海區比舊有的海岸高出兩至三米。

若果對於「明日大嶼」有所擔心,何不透過適當的渠道反映和建議,反而卻去盲目反對呢?

原圖︰http://static.stheadline.com/stheadline/inewsmedia/20181010/_2018101012050549981.jpg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