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就係要添d喇!──人心不足(2007/10/18)

陳先生的店原址在士他花利街,是一個大牌檔,子承父業的他七年前花了數百萬元,在卑利街買了一個地舖繼續經營。市建局與「嘉咸街社區建設有限公司」昨分別推出「天價」收購計劃,陳先生也沒被打動,反而希望能繼續經營老父留下的心血,「家舖位咁貴,好難搵到好舖位繼續做。」在嘉咸街屹立逾80年的雜貨店永和號店主關先生指,賠償金額多少不是問題,但認為永和號的外牆一定要保留,讓年輕一代知道本港老店特色。不捨得的還有一眾老街坊。一家七口住在嘉咸街20多年的梁太說,此處交通、購物非常方便,與街坊有深厚感情,希望重建後能原地安置,「其實唔拆就最好。」梁太:「市建局每呎賠8,500幾蚊都係偏低,梗係賠多的好的啦。」──蘋果日報

在結志街擁有一個五百呎單位的葉女士說,她最想安居樂業,樓換樓可以考慮,因為她在現址單位住了三十多年,不想搬到其他區居住。葉女士指市建局提出的收購價並不吸引,因為中上環現時樓價最少每呎九千元,而且市建局只計算實用面積的方法並不公道。──東方日報

五年前在嘉咸街購入一幢物業的投資者鍾楚豪,昨日公布嘉咸街業主自強合作收購發展計劃,他批評市建局的重建方法令業主無得選擇,只能收錢離開。他又透露,已有兩成嘉咸街業主同意他發起的「樓換樓、舖換舖」重建方案,相信最終有五成業主參與,並指有發展商表示有興趣。雖然市建局和政府有「尚方寶劍」,有權收回重建區所有業權,但鍾楚豪指政府會尊重私有產權,不會行使這個權利。 ──太陽報

居於嘉咸街廿多年的李女士稱,呎價較預期高,但擔心搬遷時,需繳付龐大律師及裝修費,對經濟造成壓力,希望政府可提供資助。──都市日報

於嘉咸街居住超過30年的林先生坦言,並非不想選擇其中的一個收購方案,而是市建局的賠償金額太低,以8500元的實用面積呎價賠償,住宅業主收錢後根本不能夠買回同區的物業,而業主自組的公司「來頭」不太清楚,故其提出的收購計劃,令小業主沒多大信心,除非承諾簽約時可先付約20%賠償,就會比較有保障。──成報

業主梁先生於嘉咸街居住接近20年,他稱,市建局的收購價達8,508元,已是十分合理,相信可以在同區購買到住宅單位。他坦言,反收購計劃的建議十分吸引,不過傾向把單位賣給市建局。他續稱,把業權售予私人發展商有較大的風險,「私人公司說會較市建局的收購價高5%,全部都是他們自己講,到時候不給你都沒有辦法。」另一名於結志街居住逾30年的業主王先生則表示,並不清楚反收購計劃的詳情。但認為私人公司建議「先收購、後規劃」的方案並不可行,「整個重建項目就需要推倒重來,拖延重建進度,分分鐘又拖多10幾年,且公司又未能清楚列明規劃藍圖令我們十分迷惘。」 ──文匯報

年屆七十歲的簡先生,家住嘉咸街一個七百多呎單位已有四十多年。他表示,反對居民自組合作公司進行的「反收購」行動,該行動將令該區的收購再重建計劃變得更加複雜。他認為,他們不可能成功自行收購九成以上的業權,會令重建計劃被推遲。──大公報

中原地產區域聯席董事顧沛德表示,雍景臺等中半山豪宅的呎價約8000至9000元,但總樓價要近1000萬元,重建區業主即使獲高額賠償亦無法負擔,建議他們選擇鴨巴甸街附近呎價較低的單位。萊坊測量師陳致馨表示,參考近期嘉咸街周邊物業的成交個案,市建局出價屬市場合理水平,區內有不少樓齡約7年的物業供選擇。中原地產資料顯示,距重建範圍附近的荷李活華庭3房單位,一個941方呎單位近期以510萬元成交,呎價5420元;而西半山寶翠園一個858方呎單位,最近呎價是7436元。若於重建範圍內持有一個實用面積650或750方呎的單位,已可進駐上述兩個屋苑。──明報

16 thoughts on “總之就係要添d喇!──人心不足(2007/10/18)

  1. 講句公道說話啦, 雖然只係計實用面積, 但去到八千幾蚊一尺真係好高ga啦, 中上環地區, 同中半山邊有得比……
    我覺得宜家香港政府做每一樣野都一定有人攪事, 唔係屍發福核就係有D食飽等屎痾o既人出黎攪攪陣, 唉……

  2. 其實大角咀道 "頂心杉" 係一個最好的反面教材 ……  

  3. 今日AM730老施話,單係用七年舊樓價唔一定合理。我覺得唔用一個咁的標準,只會有更多爭議,市區重建更加困難。用幾十年的舊樓換七年樓價,雖然蝕左實用面積同建築面積的呎數,但已經在樓齡上補足了。如果居民認為七年都唔合理的,咁佢地又會出乜野價?如果沒有一個標準,咪又係海名居翻版囉!

  4. 對一些知足的人, 賠償金額只要夠在同區買到一個比舊居新及好環境的單位, 已經好滿足 = 其實現在的賠償金額已經做到有餘。
    對那些不知足的人, 就算係山卡啦區賠山頂豪宅價亦不會覺得合理
    對有目的居心叵測的政客來講, 是一個做秀增加曝光的好機會, 如果可以為居民爭取多1蚊賠償, 就可以寫係政積, 爭取唔到自己亦無損失 …… 居民見你咁落力, 當然會加分 …….

  5. 真實例子, 有個分契樓業主, 受滲水之患已達十年, 層樓要賣亦無承接。 成排樓已經收到屋宇署維修令, 幸好接近罰款限期前市建收樓。 一眾業主喜出望外, 期望盡快收錢搬走 …… 登記完, 開完會聽完市建解釋, 大家都滿心歡喜為未來計劃 …… 呢個時候, 混水摸魚之輩出現, 有政客, 測量師等派傳單攪免費研討會, 唆擺業主, 又話市建價錢低, 計算標準不合理, 最好委託佢地重新估值, 並說重建後市建會賺大錢, 應該同業主分云云, 大家應該團結爭取 …….
    呢個分契業主信以為真, 回去跟沒有參加研討會的鄰居忿忿不平地講, 市建無良心, 強搶民居, 市建賺大錢, 好應該分番一份俾佢, ……. 該鄰居回應, 其實層樓有幾殘, 環境有幾差, 大家心中有數, 難得市建肯用呢個價錢買, 好應該快快搵地方, 人家賺錢係佢本事, 事實佢亦有相當風險, 之前荃灣用極高價收 (接近97, 現在的萬景峰, 塊地丟空了很久), 都尚未知是否要蝕就係最好例子, 唔好攪咁多事喇, 早日簽約,  早日收錢啦 ……. 幸好, 該分契業主聽鄰居講, 收錢後在附近買了層樓, 雖然不是新樓, 差不多30年樓年齡, 但有電梯, 面積及環境都比之前好, 尚有餘錢安享晚年。
    但是, 有小部份業主真的聯合起來同市建抗爭, 攪下攪下, 拖拖拉拉, 其他業戶相繼搬走. 那一群死硬派依然態度強硬, 聯同政客測量師等掛橫額, 開記招, 怎知 …….. 一場 sars ………
    [版主回覆10/26/2007 12:35:00]有政府唔信,去信d三唔識七,唔怪佢地,呢個係董建華時代的特色。Never fish in troubled water係完全唔合符香港人的性格。

  6. 我並非要幫市建說話, 只是覺得點解要妒忌別人賺錢? 如果個個項目都唔賺錢, 咁市建蝕佐, 到最後係咪要庫房注資?  市建係非牟利機構, 賺錢有咩問題? 市建賺錢用來活化及保育市區, 借錢俾無重建價值的舊樓做大型維修唔好咩?
    如果冇佐市建, 由私人地產商收又好唔好? 有沒有人記得好多年前, 未有土發時, 私人發展商係根據甚麼標準, 用甚麼方法收舊樓? 係土發過度市建果幾年, 市區重建 o既 進度係點 ? 果幾年一班等重建的舊樓業主 o既 生活係點? 收佐賠償之後的生活又怎樣? 真係比之前住舊樓行樓梯, 落雨滲水無保安無管理差?  大家不如去觀塘或波鞋街研究下 ……..
    [版主回覆10/26/2007 14:07:00]香港地有好多人其實唔明白商業社會運作。
     
    點解香港十大財閥生意越做越大,並唔係因為大壓細,而係事事留一點空間比人,人地有錢賺
     
    施永青今日又話,收地應考慮重建價值。無參與重建,無落本發展的可以得到土地增值,咁重建者賺乜野?

  7. 落雨滲水,因為諗住政府收樓,點知得個講,講十年都唔做,業主自己又唔知做唔做維修好,你話怪誰? 無保安無管理,因為自己座大廈唔團結去搞法團,只好怪業主自己。 咪以為重建一定改善到環境,好多人搬細左,交通唔方便左,成班街坊無左,呢d用錢賠到嗎?有d鋪搬左第二區直情生意差左7成,有d搞到執埋,邊個賠番俾佢?
    有重建區業主同市建講到明唔想搬去第二區,想原區樓換樓,鋪換鋪,寧願一個先都唔收,乜咁樣好貪心嗎?但係市建唔理呢d合理要求,仲大大聲話:「我地除左賠錢,唔識其他方法!」
    施生講果句只講啱一半,搞重建居民的確無份,但系果區一直既建設成班居民商戶都有份,波鞋街、喜帖街、百幾年既街市,個品牌同名聲係邊個建立出來?市建局有無份建立?咁佢憑乜從中取利?
    市建起新樓多出面積唔駛補地價,佢十層舊樓拆左,起到五十層高,分番一d單位俾原居民都話過份?大佬,搵錢駛唔駛搵咁盡?仲要用公家錢黎搵居民著數,有無搞錯?
    真正尊重居民既,就應該分段重建,原地建單位鋪位俾番想留低既居民,想要錢走人又可以。
    其實都有業主聯合業權自己搞重建,又快手、又有商量,又有得原址安置,其中一個例子是 大坑麗星樓, 立法會都提到呢個例子 (p.204 ),重建不一定要市建局做: http://www.legco.gov.hk/yr05-06/chinese/counmtg/floor/cm0517ti-confirm-c.pdf 私人發展商收樓如果用下三流手段,尚且可以打999,市建搞重建,帶埋警察上門搞你,你搵邊個出頭?樣樣信晒政府,樣樣都唔出聲,你睇下d屏風樓?你睇下個維港?呢個政府已經痴左,無人性,仲唔團結鬧醒佢,他日你d子孫點生活?

  8. 我想知, 我真係好想知 HamHamHamlet 君是否過去現在或將來的重建戶?
    你說得對,  落雨滲水,因為諗住正苦收樓,點知得個講,講十年都唔做,業主自己又唔知做唔做維修好 …… 如閣下文中所述,  正苦講十年都唔做,業主大可以好似 大坑麗星樓 咁自己攪重建, 咁咪肥水不流別人田囉, 仲可以拎出來做榜樣, 名留青史流芳百世添。
    觀塘等佐咁多年, 如閣下所講大可以自己攪重建丫, 唔使等正苦。  如果觀塘班業主未必有咁多資金, 魄力及或知識, 凝聚力 ……. 難度比較大, 咁波鞋街丫, 地舖業主們大可以聯合起來, 自己又得, 搵發展商合作又得, 收購哂樓上住宅所有業權; 咁想分段重建又得, 拆上留下又得, 唔重建都得, 真係想點都得, 又快手、又有商量,又有得原址安置, 何樂而不為?  既唔使俾市建從中取利, 亦唔使市建嘈, 真係一舉幾得  
    但係點解咁多舊區, 個個舊區業主都剩係識得等? 榜樣舉來舉去都只是得麗星樓一個? 有冇多幾個舉 o下?  最近有嘉咸街業主攪自行重建, 已提出方案, 我好想知進度如何? 說實話, 我都希望佢成功, 起碼多個例子舉 o下, 塞住市建剩係識賠錢把口都好丫。
    如閣下所講, 市建差成咁, 賺咁多錢都唔分俾原居民, 仲要用公家錢黎搵居民著數, 好應該廢佐佢啦, 等班舊區業主自己攪啦, 唔使留咁多口實, 咁咪仲好。 話時話, d 大地產商都賺我地唔少, 好似我樓下仲開埋同系 o既 百貨公司, 大叔,搵錢駛唔駛搵咁盡?好應該分 d 俾我, 係咪脫兄
    [版主回覆10/29/2007 11:23:00]個單收購已經擱置,所謂窮不與鬥富不與官爭,呢d野比比皆是。
    我屋企樓下都有間百貨公司,不過睇個樣似蝕多d。
    屋企附近有個所謂豪宅樓盤,千零個單位巴士公司都幫佢設個站,我屋企三千幾千都無咁的安排。
    商業社會肥水不流別人田,有掩雞籠局住賺錢,自己想賺多d,行多步囉!

  9. 脫兄,
    你樓下果間我知, 我樓下果間你都知, 同你傾佐咁耐, 你仲未知老身係邊個, 唔係呀化   
    [版主回覆10/31/2007 22:53:00]睇你個名就知喇!

  10. http://hk.myblog.yahoo.com/tokuhon_blog/article?mid=1041
    celiatlm : 西摩道衛城坊,美麗臺,蒲崗里,皇龍道… 自己Google下「聯售 業權」、「聯合招標」吧,很常見但多是經濟新聞,留意不到也不出奇。
    聯合招標重建可以正式申請,招標地價由土地審裁署監管,為了吸引私人重建 ,政府都已考慮放寬舊樓業權購併至80%。

  11. 我覺得市建局的角色應該是「協助」無魄力及或知識, 凝聚力的業主做重建, 而不是自己搞逼遷、變賣地皮圖利。
    小弟不是重建區居民,但屋企附近有很多重建區,有測量師朋友在房協幫市建 做收樓,有朋友在重建區關注組幫居民,有朋友住重建區給市建收樓,聽到的 消息覺得實情與傳媒報導的有很大距離。
    公道點說,市建賠給樓上居民的賠償一般可算優厚,以樓齡計的確比市價高, 但肯定買不回市建所說的同區7年樓,而且市建收樓會大片大片一齊收,同區供 應即時緊張,樓價升高又令很多人要搬到區外住。
    如果有居民想原區安置,市建只會轉介物業代理找樓盤,結果一是自己貼錢, 一是搬回生活條件一樣差,但樓價無端炒貴的舊樓,或者就是越搬越細。
    舊區老人家多,有很多無親無故,靠一班街坊互相照顧,房協朋友告訴我,很 多個案賠錢都無用,因為這些人最需要鄰里關係。他說有個老人家帶著個幾十 歲的智障兒子,又不識字,平日靠幾個街坊送飯照顧,這些人一但被踢入天水 圍般的陌生社區,你賠錢給他們又怎樣?最後又要請社工,這些社會隱性成本 ,最後難道不是由納稅人付出?

  12. 如果市建的角色是「協助」無魄力及或知識, 凝聚力的業主做重建, 我想知要養咁大棚人, 經費何來?
    庫房撥款? 會唔會俾人質疑用公帑幫小眾賺錢?
    各重建業主夾一筆錢或從利潤抽取俾市建做顧問或統籌費?  會唔會俾人話從中取利?
    我相信閣下一直有搜集重建的新聞及資料, 實在非常感謝閣下如此關心舊區及老人家
    但是呢幾年我親眼見到 o既 係, 市建用賺到的錢去幫冇重建價值舊區的舊樓翻新。 況且說實話, 市建局亦並非只有賠錢一招, 亦可以選擇接受房協安置, 當然賠償金額會降低。 市建的賠償是參考同區的7年樓價, 請注意是參考。  以大角咀區為例, 我所識的重建鄰居業主, 大部份都在原區找到居所, 當然是10多20年的舊樓, 但全部的居住環境都俾舊時好。
    點解一定要選擇7年樓, 何不退而求其次選擇10數年樓齡的物業?  是否所有樓宇一過佐7年就殘舊不堪? 生活環境跟要拆的舊樓一樣差?
    我所講的生活環境得到改善的, 是自住業主。 閣下所講的問題多數發生在租客上, 請問閣下所講的那位帶著智障兒子的老人家是否租客? 
    的確, 重建區的舊樓買少見少, 要在原區找到同面積, 同租值的愈加困難, 我想租戶最好接受房協好置, 但無可避免要搬出舊區。 不過, 如將這些租戶問題跟業主賠償方法混為一談, 又是否公平呢 …….. ? 
    對香港重建區的樓價, 我不是太清楚, 但九龍西區大角咀深水步這一帶的重建區, 市建賠償給自住業主的, 是足夠我們在同區找到比舊居好的物業, 大大改善了生活環境。
    保留所有舊區是否真的對業戶好? 對街坊好? 對社會好?  

  13. 市建要養咁大棚人, 經費何來? 唔養咁大棚人咪得law。 市建局有兩樣東西多:公關多、律師多,收賣傳媒塗脂沬抹粉令公眾以為市建是大好人,對舊區居民和反對聲音,則以律師團想盡辦法壓制、控告,用輿論加以封鎖抹黑。律師費、廣告費、鱔稿費,一年浪費幾多資金?
    市建經費何來? 市建高層唔分紅咪得law. 淨係林中麟一個人一年已經分紅百幾萬,市建利用公權力cap水,那筆錢也是公帑來的。
    因為要養人而要想盡辦法抽水斂財,是甚麼邏輯呢?
    為要賺盡每一分地積比,市建最常用的招數是將街道「吃」掉納入地盤,灣仔石水渠街、旺角雀仔街等等大型項目令整個街區消失,地貌變得如外星基地無法辨認。但因為是半官方機構,市建貪婪的重建計劃很容易得到城規會通過。
    有建築師朋友說,市建的scheme比私人發展商還貪心,新建築因貪盡地積比而變得不合比例地高,為了瞞過公眾耳目,市建做模型時肆意改比例,或索性斬走上部建築,做外觀圖時又叫則樓將上面的超高樓變做透明,令本來密麻麻的大屏風變成藍天白雲…. http://www.ura.org.hk/usrAtt/800000/H18_(cross_cut).jpg 市建若非心中有鬼,又那用每每弄虛作假,此地無銀呢?
    今年市建主席和行政總裁先後不獲續約,是否因為發展太貪婪、重建手法太疆化,有違曾特首和諧社會目標而落馬?這不得而知了。

  14. 又在貴blog城市論壇,blog主不好意思。
    celiatlm  : 幫舊樓翻新,是房協「樓宇維修資助計劃」一向做開的,市建的復修計劃只是貸款,要還的。但論維修貸款,屋宇署又已經有一個「樓宇安全貸款計劃」。事實上房協滾存的基金比市建還要多,市建何苦要學人搞維修資助?市建四處cap水為了做些架床疊屋的貸款工作,好像說不過去吧?
    而你說所謂「房協安置」,應該是入住公屋吧。 舊區租客很多是單身、年老的低下階層,靠微薄薪金過活,因舊區租金、物價低廉,在街坊互相支持下,尚可自給自足,不用靠公緩。但市建的計劃經常有意「士紳化」舊區,打亂舊區生態,很多重建區居民,尤其是租客,因為同區供應緊張或租金標升,最終被逼散落到公屋區居住。公屋是公帑建的,由納稅人補貼租金;老人家難適應陌生環境,沒了街坊鄰里,多了病痛抑鬱,對公立醫生、社工的需求增加,多出的支出又是納稅人付擔。
    那位帶著智障兒子的老人家是業主,她的物業是天台屋,但交足差餉,不過市建不承認是正式建築,沒得賠,只恩恤了兩三萬元就將她遷入公屋。以前有左鄰右里照顧,可能社工一星期探望一次已經ok,現在搬去陌生的公屋區,身體差了,市建局塞的兩三萬,可以看幾多次私家醫生?養幾耐私家看護?結果始終要靠公立醫生,要社工每天跟進。多出的社工支出、公共醫療支出是誰給的?難道市建會嘔番出來?
    01年頒佈的「市區重建策略」中,提到市區重建的目標之一是「保存區內居民的社區網絡」,為的是減低如上述的社會成本。但試問這幾年來那一個市建局重建區做得到這一點?找一個例子塞塞我的口吧。居民因為重建四散各區,累積經年的社區網絡不復存在,不要以為不關你事,拆散社區網絡導致的社會成本,最終也是由納稅人付出。
    市建趕走居民建屏風樓賺錢,遺下社會成本由納稅人付鈔,公平嗎?

  15. 廣州上下九路一帶舊樓拆遷前,政府在就近空地先建新樓讓居民暫住,又建臨時商場,讓商戶暫時遷入,重建後搬回原位。有老居民說在那區住了幾十年,拆遷幾次都獲安排搬回原本的號碼,地址沒變過,幾十年的鄰居也在。我們常笑大陸怎樣落後,怎樣無人權,但人家重建尚且比香港人性體貼,這點還不夠大家反省嗎?
    我不是說要個個舊區原封不動,而是希望市建局的重建方法不要太殭化,要注意社區網絡的重要,顧及原居民的感受,給多一個原區安置的選擇。
    嘉咸街那邊的私人重建提議,是參考比較人性化的重建方法,要現金的拿錢先走,想留下來的可一同參與規劃。反正新樓還是要建的,倒不如分段拆建,原居民分批上新樓,樓換樓、鋪換鋪可免卻同一時間大筆現金支出,除笨有精。外國很常用,偏偏市建局不肯用,它的前身土發便是賠錢賠到爆煲收檔,市建於是用各種古怪方法收緊賠償。現在樓市回升,市建若繼續只限以錢換樓,根本不合經濟原則,日後只會自討苦吃。

  16. 香港D重建區有幾多地比你起臨時樓? 如果下下以樓換樓, 新樓又唔起得高, 又要留一半做賠償, 搵你做地產商都得喇.

發表迴響